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9日讯(记者吴曈)“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计开行5166列,累计承运货值超1100亿元。近两年每年高质量开行1000列以上,平均单箱货值、枢纽集结能力等质量指标明显提升。”4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欧班列(武汉)的发展成效。
该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武汉)自2014年常态化开行以来,不仅实现了运行规模和质效双提升,在运输方式、运营模式等方面也在不断升级。
据介绍,中欧班列(武汉)已累计开通57条跨境运输线路,全国首批次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日韩—武汉—欧洲”国际海江铁联运班列,获批建设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构建形成了吴家山与阳逻港“双枢纽”齐发的格局。
运营模式和服务也不断延伸。汉欧国际物流园投入运营,设立8个合作海外仓,提供公共班列、定制专列和拼箱3种运营模式,并开发上线供应链生产操作系统,实现从门到门全流程的闭环服务。
“围绕提升枢纽集结能力、经贸带动效益和运行服务质量,下一步还将统筹做好多方面工作。”该负责人介绍,将编制实施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加快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并推动吴家山国际陆港主枢纽、阳逻港铁水联运特色枢纽及省内节点优化布局,积极拓展中欧、中亚、铁水联运特色线路。
同时将积极培育“班列+口岸”“班列+贸易”“班列+电商”“班列+园区”“班列+金融”等新业态,大力发展临港、适铁产业,推动班列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在运行服务能力方面,将大力推进“一单制”“一箱制”服务模式创新,扩大“快速通关”模式覆盖范围,建立中欧班列(武汉)数字化平台,加快布局一批境外分拨中心和海外仓,提高境内外集货和集散服务效能。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