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尚未完成注册就入选“种子企业”,两个高校创业团队获全方位培育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5-12 09:2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企业还未正式注册成立,就能享受“阳光雨露”:三年内20万元支持,专人“陪跑”解决各类难题。5月9日,江岸区发布首批15家“种子企业”,两个还未完成企业注册登记的高校创业团队入选其中。

  这两个高校团队分别为研发高端轴承的武汉纳威超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威超晶)、专攻无人船的博睿智创科技有限公司,都还在办理企业注册手续,是名副其实的“种子”。

  纳威超晶是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飞团队创办的企业,博士生、技术总监李帅军对自家技术颇为自信:我们的声—电耦合超细晶强化技术主要用于高速轴承,可使高速轴承磨损率降低90%,疲劳寿命提高超200%,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本次“种子企业”评选中,共有109家企业、24个团队递交了申请。专家团队根据其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盲评打分,纳威超晶的评分最终名列前茅。江岸区经科局曾派人到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实地考察,相关负责人对他们印象深刻:“这个团队人才济济,参加了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产品产业化在即。”

  入选“种子企业”,江岸区不仅会给予资金支持,还请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知识价值”贷款、“数易贷”等融资产品,并指派科技、金融、人才、审批、商务、法律、安全、数据等八类“陪跑员”,陪同解决各类难题。“有这么多支持,我们对未来信心十足。”李帅军表示。

  江岸区去年发布深入实施创新发展“彼岸计划”(2024—2026年),“种子企业”培育是重要一环,将培育200家“种子企业”,每家支持20万元—50万元。

  两个月前,江岸区发布“种子企业”征集令,“不设门槛、不定方向”地遴选高质量创业团队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申报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试平台备案,全方位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

  据悉,首批入选的15家“种子企业”,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态环保等领域。

  (长江日报记者杨菁 李亦中 郝天娇 通讯员王亚超)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