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4日讯(记者覃柳玮)14日,第三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盛大启幕,全球嘉宾齐聚江城,探讨数字教育的未来。在湖北开放大学现场观摩点,嘉宾走进终身教育馆、社区教育学院,体验湖北数智赋能终身教育的创新实践。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是终身教育的核心理念。中国古训“活到老,学到老”已蕴含终身学习思想。2025年1月,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终身教育列为国家战略。
嘉宾参观终身教育馆。记者覃柳玮 摄
在终身教育馆内,人工智能学习工具格外引人关注。在学历继续教育领域,湖北开放大学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AI+开放教育”的创新模式,学生可以通过AI学习系统、智能助教及数字资源矩阵体验全场景智慧教育生态。展厅核心区域展示的AI人形机器人融合语音交互、动态肢体表达与智能人脸识别技术,能围绕学习规划等主题提供个性化服务。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国际处处长特罗什娜·娜杰日达高兴地与AI人形机器人握手。互动中,机器人用英语问道:“请问你有关于数字教育的问题要询问吗?”特罗什娜·娜杰日达说:“我觉得这样的智能设备非常好,不仅能互动,还有回答问题。”
除了学历继续教育,数字技术也被运用到终身教育的其他领域。智慧农业虚拟仿真系统以“真实数据建模+虚拟动态推演”为核心,能有效化解农技培训中“学用脱节”与“试错成本高”的痛点,推动培训模式从“知识灌输”向“场景化决策能力培养”升级,显著提升技术转化效能。
嘉宾体验无人机模拟操作。记者覃柳玮 摄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民生福祉。在社区教育学院无人机教室里,许多老年学员正通过虚拟训练操作无人机手柄。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校长萨拉利泽·安佐尔也坐下来学习无人机操作。
据了解,社区教育学院许多功能室是智慧教室。声乐教室借智能录播实现全省联动教学,同步生成数字资源;书画教室依托数字化设备支持远程授课与云端互评;古筝茶艺教室跨境直连传播传统文化。这些创新实践既能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也为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湖北方案。
萨拉利泽·安佐尔还体验了一把AI生理监测仪,只需站在仪器前短时间拍照面部,就能得到一些体征分析数据。仪器显示,萨拉利泽·安佐尔的身体很好,精神压力小,可以多听一些音乐。“这种检测很简单,但数据很详细,我感觉很好。我决定听它的建议,多听些中文歌曲。”萨拉利泽·安佐尔笑道。
嘉宾体验书法。记者覃柳玮 摄
萨拉利泽·安佐尔说:“今天的参观让我大开眼界,这些终身教育的技术就像是22世纪的一样。数字技术被运用到农业、医疗保健、机械工程,甚至是书法艺术领域,人工智能有助于终身教育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接受教育,数字技术拉近了每个人之间的距离。数字技术正在提升终身教育的质量,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