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从“扰民”到“圈粉”,2.7公里高架桥将装上声屏障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5-14 19:0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我每天盼着这个高架桥通车,以后上下班通勤时间要缩短半小时呢!”5月14日,硚口区长丰街长宜社区桂语朝阳小区的“朝阳议事厅”里,居民袁杰充满期待。

  “朝阳议事厅”取名长宜社区桂语朝阳小区。它的设立,要从一个市重点工程——古田一路北段项目说起。

  5月14日,城管、社区、项目部和居民四方代表共聚“朝阳议事厅”,商讨施工事宜。记者陶常宁摄

  居民抱怨施工噪声,项目开工就遇挑战

  古田一路北段,一条连接硚口区长云路和东西湖区金银湖南街的主动脉,全长约2.7公里。建成后将跨越长丰大道、汉丹沪蓉铁路、园博大道、三环线、张公堤。

  工程施工的消息让古田一路桂语朝阳、万科华生小区的居民们乐开花,“之前出门只能绕行工农路或古田二路,高峰时段,堵得心慌”。“以后,古田一路北段高架一通车,这通行时间将从15至30分钟大幅缩减至2至3分钟。”居民袁杰说。

  可工程自开工,就面临不少硬骨头:空中,高压线像蜘蛛网一样;地面,要跨过8股铁路线;地下,各种管线更是像迷宫一样。更麻烦的是,周围居民开始抱怨施工噪声。

  “既要保证施工不扰民,还要保证施工进度。”硚口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涛找到社区居民、项目部,提议“有问题,当面解决”,“朝阳议事厅”诞生了。

  5月14日,居民张女士为了感谢去年以来城管多次解决噪声等各种问题,特意送来一面锦旗。记者陶常宁摄

  挖机“吃”上润滑剂,投诉量直线下降

  施工方中铁十一局古田一路项目书记刘强斌对城管队员的上门印象深刻:“他们掏出的不是罚单,而是一叠降噪方案。”

  给大型设备“穿”上隔音棉,让挖机“吃”润滑剂,把刺耳鸣笛换成对讲机密语……这些土法子竟让噪声投诉量直线下降。

  可随着工程推进,项目也进入到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阶段。在“朝阳议事厅”,企业代表提前告知可能发生的噪声。

  当1200立方米混凝土即将倾泻时,城管队员孙凯悦赶到现场。“他提醒我们规范使用振捣棒,避免与模板碰撞产生刺耳噪声。”刘强斌坦言,这种帮他们想办法的态度,令人既暖心又服气。

  工地项目部在悦海路义务加装50盏太阳能路灯,方便居民夜间出行。记者陶常宁摄

  居民主动说“关窗配合”,企业自掏腰包装路灯回报理解

  硚口城管综合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队员孙凯悦感触很深,“工地方把施工方案摊开来讲解,居民把生活困扰当面说清楚,很多误会就在坦诚交流中化解了。”

  居民与施工方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每当项目部将夜间施工许可证发到微信群,并详细说明施工内容、预计噪声时段及采取的降噪措施时,群里不再是此起彼伏的抱怨,而是一声声暖心的回应“知道了,你们辛苦了”“我们会关好窗户,互相理解”“提前告知我们就好”……

  听闻小区附近的悦海路还未交付没有路灯时,项目部义务加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方便居民夜间出行。

  14日上午,在“朝阳议事厅”,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有居民笑着说:“这工地啊,硬是把‘扰民工程’干成了‘圈粉工程’!”

  如今,项目部还向居民作出承诺:将全线2.7公里的高架桥升级为全封闭式声屏障。虽然建设成本因此增加,但通车后,居民将免受车辆噪声困扰。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赵志宏)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