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陈丹 王钰) “我们计划在武汉建设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希望项目尽快落地。”5月15日,在“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京津冀企业武汉行座谈会现场,中国科学院毛明院士团队的需求得到武汉经开区的积极回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楚材聚汉、共建支点”工作部署,推进京津冀楚商回乡、学子聚汉、返乡创业和“双创双带”工作,市驻京办联合北京武汉企业商会,于本月13日至17日组织京津冀企业家代表团赴汉开展“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京津冀企业武汉行投资考察活动。
本次专题座谈会上,京津冀企业和北京武汉企业商会、北京武汉青年学子会代表与市委统战部、市人才局、市投促局、市驻京办、市工商联等市直部门以及市城投集团、市人才集团、市产投集团等市属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市场发展前景、技术研发动态、产业合作意向需求进行深入交流,梳理项目落地转化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研讨解决。
“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 ”京津冀企业武汉行座谈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北京武汉企业商会会长杨驰升介绍,此次京津冀企业家代表团紧扣武汉“9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精选了涵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领域的16个标杆项目。其中,卡本纳新材料突破建筑透明围护结构内侧节能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细分领域空白;寒序科技依托北大磁学实验室,打造全球领先的存算一体芯片;正在对接的毛明院士工作站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武汉将加速智能无人装备、新能源电动卡车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光束文化构建的“网红经济+农文旅”枢纽平台,可带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扩散未来在 AI 生成视频、数字人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其技术可深度赋能武汉数字内容产业;磐易科技首创“大模型+无人系统”解决方案,在高危作业等领域具备示范效应;阳森生态正在推进的湖泗漍海洋生态谷二期,将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固态电池 500 吨产线落地项目将与武汉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强耦合,优路教育华中实训基地项目将为武汉人才培养赋能。深光科技、悟通感控等一批企业近期也将陆续回汉洽谈。
作为在京武汉籍企业家,近年来,杨驰频繁往返于北京和武汉之间。他说,武汉科教人才的综合优势相较北京更突出。武汉市和江夏区对于湖泗漍海洋生态谷项目也给予了很大支持。今年,他计划联动更多有意投资农文旅康养产业的企业家朋友,共同开发二期项目。
座谈会上,针对武汉阳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存在的资金需求,江夏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湖泗漍海洋生态谷项目已被列为该区今年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江夏区将加快二期项目尽早落地。
据悉,今年1至4月,市驻京办拜访企业150余家,组织回汉考察30余批,推动签约项目43个。
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专人对意向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为企业在汉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陈琦 值班编辑 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