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6日讯(记者汪甦 冯雪)“推进算力并网,把AI带到每个人身边,就像电灯进家那样自然、方便。”在第20届光博会开幕式上,华为光产品线副总裁金志国如是说。他认为,AI正从“少数人能用”迈向“人人可用”,而支撑这一转变的,是一张更快、更稳、更聪明的全光网络。
在主题报告《光联万物,光感万业,F5G-A全光网加速AI走向全民普惠》中,金志国指出,AI的大规模普及离不开“看不见的基建”——即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极高可靠性的网络连接。华为提出的F5G-A全光网,相当于给整个社会铺上一条专为AI准备的“高速公路”,让算力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及。
他举例,在家庭里,AI不再只是“看电视”这么简单,3D直播、智能陪伴等新服务正逐步走进日常生活。为让这些应用不卡顿、不掉线,全光网通过“千兆升级到万兆”(即网速从1000兆提升到10000兆),并采用FTTR技术,把光纤直接拉到每个房间;而家庭与城市数据中心之间,则通过光传送网构建“专属通道”,保障每一次AI交互的稳定体验。
不仅是家庭,像学校、医院、园区、酒店等场所,也在全面“提速”。华为通过50G PON和Wi-Fi 7等技术,实现房间网速达到每秒50Gb,相当于秒传一部高清电影,让AI工具在这些场景中无处不在。
在交通、电力、政务、燃气等民生系统中,随着智能化升级,对网络的要求也更高了。金志国提到,华为正在推广fgOTN技术,这是一种“细颗粒光传送网”,可以灵活分配带宽、连接大量终端,像打造城市的“数字神经系统”,支撑智慧城市运行。
而在AI背后的“算力工厂”——智算中心,传统网络已难以支撑大模型的训练需求。华为将“全光交叉”技术引入数据中心网络,还联合运营商推出“本地存储、异地训练”模式,把AI模型数据存在企业本地,再通过高速光网络远程训练,既节省成本,又确保数据安全。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