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你误解太多年了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5-17 09:09 来源: 科学辟谣
【字体:

  牛奶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但网上经常有说法称,中国人的基因不适合喝牛奶,因为85%的中国人都乳糖不耐受,喝牛奶会拉肚子,这使得很多人不敢喝牛奶。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很不严谨。

  首先,“85% 中国人乳糖不耐受 ”的数据将“乳糖不耐受 ”和“乳糖吸收不良 ”混淆了。其次,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检测技术,这个数据有一定放大,也就是说,稍微有点吸收不良的人群都被统计进去了。另外,在国际上,中国人乳糖吸收不良的比例是相对正常的,并没有特别高。

  牛奶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很多营养指南都推荐我们每天喝一杯牛奶。

  然而,网上经常有说法称,中国人的基因不适合喝牛奶,因为85%的中国人都乳糖不耐受,喝牛奶会拉肚子。

  中国人的基因真的不适合喝牛奶?真的85% 的中国人都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就不能喝牛奶吗?

  85%中国人乳糖不耐受?

  网上说中国人的基因不适合喝奶,85%中国人对乳糖不耐受。其实,这是对数据的错误解读,中国人也能喝奶。

  首先,“85%中国人乳糖不耐受 ”的数据将“乳糖不耐受”和“乳糖吸收不良”混淆了。

  乳糖不耐受:是指在摄取乳糖或含乳糖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腹胀感、肠胃气胀、恶心、腹泻等临床综合征。

  乳糖吸收不良:指的是由于乳糖酶缺乏,摄入的乳糖不能被小肠吸收的情况。

  乳糖不耐受强调的是乳糖未被消化吸收后,进入大肠,经细菌发酵后引起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症状更为明显和多样,包括腹痛、腹胀、腹泻等。乳糖吸收不良更侧重于乳糖未被吸收的生化状态,而不一定会有症状。

  总结来说,乳糖吸收不良是乳糖不耐受的一个可能原因,但不是所有乳糖吸收不良的人都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也不表示喝一点牛奶就会拉肚子。

  实际上,大部分乳糖吸收不良的人可以耐受12g乳糖量,相当于一杯大约250毫升的牛奶。

  另外,并不是只有中国人乳糖吸收不良的多。

  从研究来看,全球范围内68%的人都存在乳糖吸收不良,中国确实会高一些,但并非一家独大。

  比如韩国100%,蒙古88%,越南98%,泰国84%。即使是欧洲,也有很多国家乳糖吸收不良的比例也很高,比如捷克81%,意大利71%,捷克81%,俄罗斯61%。可见,世界人民乳糖吸收不良都比较普遍,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地认为自己就不能喝牛奶了。

  乳糖吸收不良是进化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呢?这是基因进化的选择。

  人类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在怀孕、生宝宝后会产奶,婴儿期人体可以分泌乳糖酶,婴儿吃母乳就能消化乳糖,正常生长。但是长到一定阶段后,人体就会逐渐减少分泌乳糖酶。绝大多数人在成年后都不分泌乳糖酶了,能继续分泌乳糖酶是少数。

  我国 3 岁儿童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在30%~40%,到5岁时就升高到70%以上。这是哺乳动物自我繁衍的需要,因为奶是有限的,要优先给后面新生的婴儿吃,让新生婴儿有足够的奶吃、健康长大,才能保障物种的延续。

  所以,从进化角度,乳糖不耐受是件好事,是一个好的基因。如果不是这个基因,可能人类早就灭绝了。因此,就算你乳糖不耐受,也不用焦虑,更不要内耗,你才是那个正常的大多数。

  乳糖不耐受如何喝奶?

  奶制品富含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目前世界各国膳食指南都建议大家每天喝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每天奶制品摄入量为300~500克。

  那么,乳糖不耐受能喝奶吗?如何保证奶制品摄入量呢?

  其实,即使出现乳糖吸收不良,甚至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也没必要盲目回避乳和乳制品。你可以这样做:

  1.少量多次,逐步提升量

  你可以刚开始喝几口、到半杯、一小杯这样慢慢地喝,通过少量多次食用乳和乳制品,让自己的胃肠道适应,并且还可以提高我们乳糖的消化能力,改善乳糖的不耐受现象。

  2.和其他食物搭配

  比如,做蛋羹的时候放点牛奶,能增加奶制品摄入,还能避免不爱喝牛奶的人不接受,原来就有很多老人不喜欢奶腥味,不喝牛奶。另外,做馒头的时候,也可以放一些牛奶。

  3.可以选择低乳糖的乳制品

  比如低乳糖奶、无乳糖奶,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无乳糖的牛奶。

  4.吃酸奶、奶酪

  奶制品种类很多,也不用光盯着喝牛奶,吃酸奶、奶酪也都是很好 的选择。酸奶、奶酪等经过发酵的乳制品,发酵后乳糖就没了。要知道,美国人奶制品摄入量是我们的十几倍,他们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吃的酸奶、奶酪。所以大家也不妨多吃点酸奶、奶酪。

  (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