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放归长江前,先访胭脂鱼“幼儿园”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5-19 11:5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9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李响)“胭脂鱼原来是从这样的‘幼儿园’孵化出来的呀。”年轻的生态志愿者、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胡婧萱,观察得特别认真。

  5月18日,400尾胭脂鱼放归长江。通讯员李响 供图

  5月18日下午,40组亲子家庭来到湖北武汉青鱼原种场,近距离了解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繁育流程。

  武汉青鱼原种场已持续多年开展胭脂鱼人工繁育,今年又获得了珍贵的100万尾鱼苗。

  武汉青鱼原种场,工作人员将胭脂鱼卵进行人工繁育。通讯员黄秀 供图

  胭脂鱼鳞片上镌刻着远古密码,其祖先原始骨鳔鱼可追溯到恐龙时代。这是一种外观很漂亮、动作很优雅的长江鱼类,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鱼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性成熟时,它们的体色出现明显的胭脂色条带。因为这些鲜艳斑斓的体色,它们也被人们冠以“淡水美人鱼”“中国美人鱼”美称。野外环境下,胭脂鱼的成熟期较长,一般雄鱼5龄以上、雌鱼7龄以上才能性成熟,然后上溯到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的产卵场产卵。

  去年繁育的胭脂鱼。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胡婧萱说,“我们很少有机会实地看到胭脂鱼,所以对这个可爱又珍贵的物种特别好奇。这次活动为我解了惑。”

  随后,他们来到汉口江滩边的武汉渔政码头,将400尾胭脂鱼放归长江。

  市育才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徐亦章将放流箱中的鱼苗小心翼翼送入江中,看着它们游向远方。当最后一条胭脂鱼摆尾游向江心,现场响起了自发的掌声。

  工作人员为胭脂鱼亲鱼做体检。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这是由武汉中海地产、中海物业联合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湖北自然足迹生态科技服务中心举办的“溯源·护归”长江生态守护之旅。

  农业农村部组织的《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显示,2017—2021年在长江全流域调查记录到的胭脂鱼只有413尾,其自然种群已多年未见自然繁殖。

  “长江里的每条胭脂鱼都非常珍贵。”本次活动主办方中海物业工作人员周婷表示,人工增殖放流胭脂鱼,有益于改善长江鱼类种群结构,提升长江生物多样性水平。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