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运动装的孙东林,三步并作两步跨步走来,精神奕奕。这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从家里跑步8公里到公司,坐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里的工地远程监控。在湖北天门,一座由20多位楚商出资1200余万元建设的楚商张场大桥即将竣工,这将极大方便桥两端5000余村民出行。
“楚商张场大桥是按百年精品标准建设的惠民工程,由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依托湖北省信义兄弟公益帮扶基金会的公益平台组织建设。这是楚商兄弟对‘信义兄弟’的信任。”“信义兄弟”、信义兄弟建设集团董事长孙东林说,“工程要用百年决心建设,信义这条路更要如此。”
孙东林。受访者供图
武汉全国道德模范辈出。记者梳理发现,20后、30后、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等年龄段中均有人获评该荣誉。今年55岁的孙东林是70后代表。
这几年,孙东林爱上了跑马拉松。10公里、21公里、42公里,在马拉松里突破自我的时候,孙东林常常会想,做公益也是在“信义路”上跑马拉松,路要建好,公益也要坚持。
2010年,孙水林、孙东林兄弟接力为农民工送薪的事迹感动全国,“信义兄弟”获得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信义兄弟公益基金会成立,15年来累计帮扶4万多名困难群众,捐赠近4000万元公益资金。
孙东林参加公益项目。受访者供图
常年与农民工朋友打交道,孙东林对他们的需求有着细致的理解。农村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父母长期分离,他联合爱心单位在学校设立“亲情电话屋”,连续多年每月提供免费长途通话时间,直到通讯方式多样化。他发起“信义织梦暑期托管公益项目”,为双职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及乡村留守儿童开展暑期子女托管,7年来直接惠及近2000个家庭。
大学生志愿者崔宇宁是信义兄弟基金会资助了8年的孩子。他利用暑期时间在公益托管项目里当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变成趣味课程教给小朋友。王争艳、孙东林、杨小玲、刘培、刘洋等全国道德模范受邀担任托管项目“荣誉导师”,通过分享成长故事,向孩子们传递榜样力量。
“越来越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在‘信义兄弟’的影响号召下加入公益事业,我肩上的担子更加沉甸甸。”孙东林说,“‘信义兄弟’不止是我们兄弟二人的代称,它承载了更多践行公益事业的责任和担当,我应当守护它。”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