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3日讯“于我而言,中国不是外国,而是家。”7月12日,武汉友城法国波尔多市大学生莫琳,在百步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完活动后,用中文动情地说。
法国波尔多市大学生陈堇华(右)和同伴手持丝网编织天鹅。长江日报记者范婷婷 摄
当天,莫琳和参加“2025年武汉国际友城青年学生汉语研修项目”的11国31名国际学生一起,走进社区跟着居民学手工,与青年学生同台唱中文歌,深度体验中国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活力,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国际学生们在文创公益集市欣赏居民制作的手工艺品。图片由百步亭社区提供
在社区党委书记王波带领下,国际学生聆听志愿服务队的暖心故事——“抱抱团”传递邻里温情,“九哥巡逻队”守护社区安宁,“绿色驿站”播撒环保理念。在大厅的文创公益集市,他们兴致盎然地欣赏居民制作的手工艺品。“看我亮晶晶的新手机链!”土耳其女生杜鲁·阿克索伊开心地向同伴展示自己刚淘到的手机挂链。不远处,法国波尔多市大学生陈堇华和几位同伴人手一只丝网编织天鹅,愉快地交流心得。得知这些精美物件皆是社区居民利用闲暇亲手制作,尤其是手工串珠作品出自文卉苑的残疾人之手,奥地利学生穆罕穆德非常感动,“我感受到了社区手工活动给居民带来的快乐”。
土耳其女生杜鲁·阿克索伊体验在油纸伞作画。图片由百步亭社区提供
多功能活动室里,中外青年并肩而坐,在社区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在油纸伞作画、制作香囊、书法等。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709班学生朱烨蕊和张堇昕向身旁的巴西学生雷舒涵介绍了剪纸、漆扇等传统工艺的精妙。雷舒涵听后意犹未尽,现场与同学们添加微信,准备继续探讨剪纸技巧。朱烨蕊在交流中感叹,“文化交流是中外青年交流非常重要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也在分享知识的同时深化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莫琳(右)与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学生一起唱歌。图片由百步亭社区提供
活动临近尾声,被现场氛围感染,莫琳主动提议和现场的学生合唱经典中文歌曲《甜蜜蜜》。她表示这是自己学会的第一首中文歌,也非常符合自己现在的心情。和莫琳一起合唱的中国学生们分享这份突如其来的愉悦时说,“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看到台下外国友人都在跟随节奏边唱边舞动,我们就越唱越开心了。”
(长江日报记者范婷婷 通讯员吴秋晨 李高婧 实习生龚蓄 孙奕文)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