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7日讯(记者宋磊 通讯员刘超)“发电厂每一度电的碳排放都清清楚楚、有据可查。”7月24日,在国网湖北电科院电力数智化碳监测与协同减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该院“双碳”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黄辉指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这一创新成果。
技术人员正在监测电厂实时碳排放。 记者宋磊 摄
实验室里,技术人员在大屏上打开新近研发的电力碳计量与碳核查一体化服务平台(下称“电力碳计量平台”),只见全省地图上分布着22家湖北省统调电厂。他点开大别山电厂图标,整个厂区三维逼真显现,数据窗里,实时发电和碳排放量清晰可见——0.83吨/兆瓦时。“也就是说,此时,这家电厂每发一度电,产生碳排放830克”。
“以往,发电企业碳排放量只在年底‘算总账’,不及时,也不够准确。”黄辉告诉记者,对于火力发电企业燃煤发电,国家对这类企业定期核发碳配额,如年度碳排放超过了配额,那么超出部分必须由企业在碳市场上购买,以约束企业自觉减碳。
在电力碳计量平台,实时发电和碳排放量随时可查。 记者宋磊 摄
以往企业的碳排放量通过企业全年用煤量统计计算得出,存在数据滞后、容易与实际碳排放量不符等问题。“如果发电厂能实时、精准获知碳排放量,便可主动作为、调整生产,更从容地参与碳市场交易,既能节省运营成本,生态效率也很可观。”黄辉说,电力碳计量平台为国内首创,有了这个平台,发电企业实时获取发电碳排放量后,可据此动态调整煤粉细度、锅炉燃烧等运行参数,优化生产流程,以达到生产与减碳最优化。
发电厂碳排放如何实时获取?黄辉指着实验室桌台上一些方形金属箱体说,“它们是传感器,如同‘眼睛’‘鼻子’。”这些设备方方正正,一端连接着长长的探头。黄辉介绍,这些传感器功能不同,安装在发电厂烟囱内后,可以实时感知烟气二氧化碳浓度、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并将获取的数据集成到碳监测系统,用烟气直测法探测到实时发电碳排放量。
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电力碳计量平台传感器,它们如同平台的“眼睛”“鼻子”。 记者宋磊 摄
此外,平台还采用改进型物料平衡法和大数据模型法共三种方法测算实时碳排放量,令数值更为精准可靠。
黄辉估算,以一个配备4台60万发电机组的中等规模火力发电厂为例,电力碳计量平台可帮电厂实现每度电降碳10~15克的效果,由此折算全年可减碳10万—18万吨,节省近1300万元的运营成本。
据悉,目前,电力碳计量平台已在省内大别山、仙桃电厂等5家电厂完成安装,今年内,省内其余17家省调电厂也将完成这一平台的安装,并启动运用。
【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