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查阅了一份名为《武汉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江岸区后湖街道办事处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批复》的文件,发现后湖地区大家约定俗成的一些路名,大部分被这份2007年12月份颁布的文件更改了:后湖居民叫了四五年的“幸福大道”不存在了,名字改成了后湖大道;而被大家称之为“后湖大道”的一条路已更名为兴业路。此外,后湖南路、万隆×路等大家此前熟悉的路名也全部被推翻,改称兴业南路、后湖×路。记者发现,金桥大道以东的后湖居民区,8条原先早有称呼的大路,全被改了名。
“一些路还在图纸上,规划、建设部门就先把路名给公布了,并未通过民政部门的批准。”市区划地名处负责人曹雨生昨告诉记者,目前,大家俗称的幸福大道、后湖大道其实都只是工程名,而不是法定名。
记者询问为何不顺应约定俗成的路名而要大规模变更?这显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多麻烦。曹处长表示,命名工作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一般经过了逐级申报并报市政府批复同意,他们只是将批复结果最终公布。
记者随后向江岸区民政局了解情况,负责路名的基层工作科周科长表示,后湖地区这些路的命名,当时在街道已召开过听证会,并征得了居民的同意:被居民俗称的幸福大道,由于处在后湖新城的中心,是贯穿后湖街道办事处内的一条主要干道,为突出其指位性,故更名为“后湖大道”;而被称为“后湖大道”的这条新路,由于向西衔接先命名的兴业路,故沿用兴业路路名,其他道路围绕这两条主干道命名。
路名在文件上更新了一年,但记者昨在后湖地区走访了十多位居民,竟没有一人知晓这一结果。周科长表示,一是宣传不够;二是路牌没有及时竖立和更新。每年民政部门均将地名变更的文件传达给了公安部门,如有需要,居民可按照法定名称将相关证件进行变更。
责编:叶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