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社会福利院:"1+N"模式让更多老人享优质服务

2017-12-23 09:3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调整字体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

  “1+N”模式让更多老人享受优质服务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组织“三无”人员游览东湖绿道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作为该区唯一的国办福利机构,近年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一院多点”的“1+N”连锁化管理模式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辖区养老机构发展,也为破解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在全市公办养老机构中率先尝试标准化建设,凭借着在养老护理员培训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成为湖北省养老机构示范培训基地,为省、市、区养老机构培养输送了优秀人才。

  该院负责人表示,未来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在做好三类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工作的同时,将优化民福老年病医院、大成分院、失能老人照料中心(颐养中心)、自理对象服务班等四个“金牌服务区”,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养老机构改革创新中擦亮“武昌品牌”。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一院多点”的模式,与全区养老服务业的改革发展相得益彰。据介绍,武昌区历来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不仅拥有最多数量的养老机构,还在全市最早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实施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撰文:徐锦博 张涛 陈露

  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创新实践“1+N”连锁模式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大成社区分院老人房间设施

  “这里是区社会福利院办的分院,服务管理都有保障,住着放心。”82岁的吴奶奶前不久住进了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大成社区分院。吴奶奶居住的房间,医用功能床、床头呼叫器、高清电视、空调等一应俱全,独立卫生间经过适老化改造加装了扶手,楼顶300多个平方米的户外阳光广场供老人活动、晒太阳,不远处便是武昌江滩。

  坐落在武汉长江大桥引桥南坡的大成社区分院,是在原武昌区老龄委办公大楼这一闲置资源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改造的一家公办养老机构,兼具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职能。大成社区分院的投入使用,是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创造的“一院多点”即“1+N”连锁化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大成社区分院内设养老床位50张,采用的是武昌区社会福利院本院的管理模式、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与本院共享医疗资源,凭借武昌区社会福利院这一“国”字号招牌,大成社区分院吸引了不少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本院日益增长的代养老人入住压力。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床位总数一度达到680张,原白土塘分院、失智老人护理区试点公办民营划出200张床位后,该院开展标准化创建并对老人住房进行改造升级,老人多了更多文娱休闲活动室,但实际可用床位数减少到了不到300张。要求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本院养老床位又严重紧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这一难题如何破解?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不等不靠,自主探索,在全市公办养老机构中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1+N”连锁化管理的路子,打响了养老服务的“武昌品牌”。在做好本院养老服务工作的同时,根据老人需求,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在社区办起了分院,分院复制了本院的管理和服务,这样本院带分院的“一院多点”连锁化管理模式,赢得了老人的信赖和赞誉。近年来,武昌区社会福利院通过创办分院、委托民营化运作等方式使得床位总数扩大到了近900张。

  “将加强大成社区分院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本院的管理模式、服务流程、质量标准执行,同时因地制宜地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和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分院管理的标准化模式,形成可复制的连锁经营管理模式,擦亮养老服务‘武昌品牌’。”武昌区社会福利院院长黄莉说,“1+N”连锁化管理实现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者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办养老机构的优质服务。

  依托省级示范培训基地 练就高素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

湖北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在该院举行

  上月中旬,武汉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收官,这场技能大比武吸引了来自全市13个城乡的1万多名养老护理员参赛。武昌区社会福利院不仅为该区养老机构的参赛选手开展集训,还全程参与竞赛的各项工作,为各城区养老护理员实际操作提供技术指导。

  此次竞赛总成绩排名前10的选手中,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员谢芳是为数不多的地地道道的养老护理员,她在武昌区社会福利院从事了18年的养老护理工作,持有高级养老护理资格证,多次在省市区养老护理技能竞赛中斩获大奖。

  在武昌区社会福利院,还有不少像谢芳这样的养老护理高级人才。目前,该院67名养老护理员中,持有高级养老护理资格证的多达42名,一些养老护理员还持有技师养老护理资格证。该院养老护理员高娟,先后两次在全国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上荣获二等奖。

  高素质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立的背后,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院便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针对院内护理服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百分考核,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每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并考核的长效机制,同时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参与国家级、省级养老护理员竞赛提升职业技能,探索出了一套针对她们的激励机制。2011年,武昌区社会福利院被授予湖北省养老机构示范培训基地,去年还为湖北省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提供技术指导。

  杜晓兰在武昌区社会福利院从事养老护理已有二十多年,对该院扎实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工作深有体会,“学习氛围浓,培训中不仅注重实操技能,还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大家都在勤学苦练。”

  “要将院内的养老护理员培养成为‘老师’,让她们帮助省内更多养老护理员提升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武昌区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培训负责人戴凡表示,未来该院将着力优化绩效考核制度,一方面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另一方面将适时调整薪资待遇,用制度管人,还要用薪酬留人。

  省市区养老护理员培训及比赛中,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充分发挥了省级养老机构示范培训基地的作用,为全省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养老护理人才。仅2017年,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就为黄石、大冶、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江岸区社会福利院等省内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开展各类培训共计300多人次。

  加强养老服务“三化”建设 为老人打造“金牌服务区”

升级改造后的失能失智护理区

  不久前,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启动颐养楼4楼和5楼的升级改造,对老人居住的房间进行了防滑处理,并添置液晶电视和床头呼叫器,两层楼都配有护士站,还获赠了一批康复辅助器械。不少老人感叹:“房间宽敞明亮,住得放心安心。”

  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张涛介绍,颐养楼4楼和5楼主要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改造工程自7月份开工以来,一方面按照适老化、标准化的要求施工,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工,老人们的居住环境将提升一个档次。“以标准化、人性化、适老化为目标,将提档升级后的颐养中心打造成‘金牌服务区’。”

  提升人性化是该院今后养老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护理人员将更加注重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服务,让老人把福利院当做自己的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同时,通过优化环境、规范制度、强化培训、绩效考核等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失能失智对象的生活质量。

  据介绍,为了提升养老服务的人性化,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在院内建立社工站,引入专业社工为老人提供陪护。该院社工站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形成长效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已与十余家高校志愿组织成功签订了长期共建服务协议,预计到年底全年招募并引入志愿团队近30支,服务老人90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达1000余人次。

  针对自理服务对象,武昌区社会福利院将借鉴社会治理创新的方法、理念,鼓励老人积极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依托社工、志愿者、爱心企业等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乐龄游戏”“乐龄课程”等文化活动,提升老年人的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目前,武昌区社会福利院正在积极推进福利院与民福老年病医院的医养结合。武昌区社会福利院1994年在院内开设护理医院,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成为拥有独立诊疗资格的福利院,老人在院内即可实现生活、医疗、康复无缝对接,还可享受老年证、社保、低保年审服务。

  未来,武昌区社会福利院支持和鼓励民福老年病医院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医疗服务,如发展门诊治疗、中医康复、整体护理、安宁服务等服务项目,提升医养结合的专业服务水平。

责编:刘思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