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实事见实效,武汉拼的是牛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2月17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当市民们还在打趣“假期余额不足”时,全市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早已忙碌起来。街头巷尾、住宅小区、商场超市、政务窗口……在城市各处,都有他们服务中心工作、百姓民生的身影。
人勤春早,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抓落实要有闯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有狠劲,迎难而上、动真碰硬;有冲劲,即交即办、日清日结;有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有实劲,说了算、定了干,不胜不休,推动工作件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17日,长江日报记者分赴全市多处探访,在热气腾腾的工作场景中,目击各部门如何带着闯劲、狠劲、冲劲、韧劲、实劲抓落实。
【抓落实有闯劲】
政务服务春节不断档
市民不到1小时拿到不动产权证
“不到一个小时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没想到过年办证这么方便。”17日11时,市民杨先生走出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惊喜不已。
记者在政务大厅看到,不动产登记、公安户政、民政等多个民生高频事项办事窗口开放,前台工作人员热情询问市民办事需求,引导其到相应楼层办理。
当天,市民潘女士前来给新房办证。由于购房时申请了商业贷款,按规定应由银行代理人与购房者一同前往办证,而潘女士此前并未与银行预约。为了不让办事群众白跑一趟,不动产业务窗口组长曾自雄致电银行征求意见,顺利帮助潘女士拿到不动产权证。现场负责人李晓介绍,目前不动产登记已实现一窗通办、立等可取,“今后我们将向群众大力推广网上办业务,线上+线下全力满足群众办证需求”。
这个春节假期,不少群众留汉就地过年。如何满足群众办事的“刚需”?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带着一股闯劲,将满足群众“刚需”落到实处。
“今年,全市政务服务的办事事项范围之大、线下服务举措之多以及网上办的便利程度,都远超往年。”记者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了解到,春节假期,武汉政务服务不断档,24小时“在线”温馨陪伴。群众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办理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提取、身份证办理等众多民生高频事项;坚守服务岗位,“线上”政务服务24小时不关网、不断档,开放民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线下”窗口,主动提供延时服务。
“请问我们怎么免费领取景区门票?”17日10时,在黄鹤楼景区东广场检票口,来自江苏南京的“新武汉人”苏云鹏向工作人员胡成询问。胡成在核验了苏云鹏一家四口的武汉居住证后,指导他们通过美团预约免费门票。不到3分钟,门票预约成功,苏云鹏一家通过“新武汉人”活动专用通道进入景区。其余游客则通过另一条通道,快速进入景区,并未排队等候。
苏云鹏一家通过“新武汉人”专用通道进入黄鹤楼游览。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摄
“为春节留汉过年的‘新武汉人’免费发放200万张开放式景区门票。”2021年武汉《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这一创新举措,令就地过年的“新武汉人”满心期待。2月11日起,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为留汉过年的“新武汉人”免费发放的200万张开放式景区门票正式开放使用。
“这样的创新举措,既能给就地过年的‘新武汉人’提供福利,也能有效激活旅游消费市场。为了保证举措落到实处,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武汉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新武汉人”在汉游景区更舒心,黄鹤楼、花博汇、木兰草原、木兰天池等景区都设置了专门通道和咨询区域,还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新武汉人”提供入园指导和门票核销工作。
“不仅省了钱,还感受到了温暖!”苏云鹏说,自己和妻子陈蕾在武汉工作生活10余年,分别从事环保和建筑工作,今年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留在武汉过年,基本上都在武汉的各个景区逛。“作为‘新武汉人’,带着孩子感受武汉地标的文化气息,感觉非常好。”
【抓落实有狠劲】
不因问题棘手就止步
小区电梯维修节日开工
17日一早,洪山区名都花园小区,维修工人正对该小区的17部故障电梯进行维修。工人们钻进电梯井,检测故障点,更换破损零部件。
时间倒回春节前,小区的居民们为电梯故障烦心不已——去年12月,洪山区市场监管局抽检了该小区18部电梯,其中有17部存在安全隐患,并下达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对这17部电梯全面排查。因电梯维修费用存在争议,这17部电梯停运了1个月,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这个事确实棘手,但不能因为棘手就止步。”经洪山区房管局物业科介入协调,小区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决定暂时搁置争议,请电梯维保公司调试后让电梯先动起来,并同步制定维修改造方案。为保障居民用梯安全,维保单位在开梯之前进行了调试,并派专人驻守小区,春节假期也在岗,保障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小区物业也在每台电梯旁边派人员值守,确保电梯运行安全,万一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维保单位进行处理。
17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该小区,只见故障电梯所在的单元楼门口均张贴有一份《维修和更新、改造使用方案》,详细公示了申请专项维修基金的原因、电梯维修改造的部位及费用分摊等情况。
“按照规定,方案需公示7天,居民无异议后方可启动实施。”洪山区房管局物业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正月初六,方案公示期满后的第一天,名都花园小区的电梯维修改造工作就正式启动。
看到对故障电梯的维修已开始,名都花园小区的居民们纷纷点赞:“我们出行离不开电梯,春节还没结束就着手维修电梯了,行动很快!这是方便百姓的大好事!”
牛年春节,全市餐饮、药店、农贸市场及商超供应平稳。平稳的背后,是无数“保供人”迎难而上、艰辛付出。
“没涨价没涨价,和春节前一样的价格,而且这些生活用品很充足。”17日,在中百仓储左岭店,一位前来购买大米的市民笑着说。
黄瓜,4.48元/500克;白萝卜,1.50元/500克……17日上午10时许,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第八市场监管所所长杨鉴正检查中百仓储左岭店的购物秩序、物资供应。他说,节日期间,他和同事们时刻关注市场保供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协调解决。
记者看到,平价菜销售专区至少有15种平价菜。工作人员清点蔬菜专区时,发现售价7.99元/500克的藜蒿已被市民抢购一空,杨鉴叮嘱店长王树诚:“这是市民喜欢吃的蔬菜,可以考虑再采购一批藜蒿卖。”
在储备冻猪肉冷储基地——江夏梁子湖水产冷库中心,冷冻肉品经员工们搬卸、码放、消毒、验证等一系列防控流程后,安全入库。现场指挥的梁子湖水产冷库中心总经理陈日中和坚守一线的近20名员工一道,春节期间守护着市民的“菜篮子”。
“我是河南信阳人,今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和老婆、孩子留在了武汉。”陈日中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春节期间武汉各大超市可以随时从冷库调配储备肉,选择留在武汉过年。
冷库一天都不能缺人,留守人员吃住都在这里。陈日中说,除了他,还有六七名一线员工坚守冷库,多是湖北人,他们放弃了回老家和亲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为武汉保供坚守到底。
【抓落实有冲劲】
市民反映家中天然气泄漏
维修人员半小时上门排除隐患
“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大年初六13时许,东西湖区惠安大道的辅道上,东西湖区建设局路灯科的检修人员陈昌革、曾少勇正喊着号子合力拉绳。绳子的一头缠在他们的胳膊上,另一头则绑着七八米外的一根路灯杆。
“接到市民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的留言反映后,我们立马赶到现场来了。”陈昌革说。
路灯杆被拉直后,两人将路灯杆底座的泥土回填,将路灯杆弯折处加固。“明天吊车和平板车一到位,我们就可以换根新的路灯杆了。”
东西湖区建设局路灯科检修人员陈昌革、曾少勇合力拉直歪斜的路灯杆。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摄
17日上午,市民姚先生沿着江夏区北华街散步,走到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门前时,发现路面上一块电缆井的井口恰好缺了一块盖板,周边并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他立即通过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留了言。
国网武汉市江夏区供电公司值班人员收到留言后立即前往现场核查,确认破损的电缆井属于该公司管辖。值班人员在现场发现,这4块井盖原本是依靠下方一根横梁与两边井口支撑,如今横梁已经断裂,除了掉落的井盖,另外3块也岌岌可危。
为了彻底消除隐患,他们决定在现场设置警示围挡,同时测量了井盖尺寸,购买了4块新的井盖,这些新井盖不需要横梁支撑就可以固定在井口。“群众安全无小事,我们会尽快更换。”江夏区供电公司值班人员说。
15时许,家住武昌水果湖的市民冯女士也碰到了急事。
“家中厨房闻着有一股煤气味,怀疑出现了漏气。”她急匆匆跑出门,通过武汉天然气公司客服电话求助。她没想到,才半个小时,武汉天然气公司武昌管线所维修工王邦便赶来了。
王邦用电子检漏仪仔细检测,查明了厨房有煤气味的原因。原来,冯女士家使用的还是老式的橡胶软管,五六年没有更换,软管被老鼠咬破导致燃气泄漏。冯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最近确实在家里看到过老鼠!”
找到漏点后,王邦将天然气阀门关闭,并建议冯女士将橡胶软管换成新型的金属波纹管,确保用气安全。冯女士接受了王师傅的建议,并联系店铺购买金属波纹管。
“我和同事们习惯了一年365天24小时待命,即交即办、日清日结是我们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毕竟这份工作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王邦说。
武汉天然气公司武昌管线所维修工王邦在住户家中检修。通讯员苏守明 摄
【抓落实有韧劲】
110接警员细心比对两条信息
16分钟找到走失老人
17日上午10时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汉洪高速小军山收费站,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交通大队军山中队副中队长周现会、民警王凯正在此处执勤。
一辆车牌号为鄂A64**5的棕色面包车由市内出城方向驶来,民警周现会打了一个标准手势,示意该车靠边停车,接受检查。
“请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车内坐了几人?”民警一边检查一边询问司机田某,田某没有说话。“车内坐了8人,核载5人。”民警打开车门后清点乘坐人员,发现超员60%。田某当即承认超员。民警根据法律规定,当场对田某依法处以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同时,对3名超员乘客予以转乘。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交通大队负责人介绍,京港澳武汉西和汉洪高速小军山一直有民警驻守,有些民警连续10天没有休息,他们除了应对节日期间大雾等恶劣天气,及时疏导交通,还要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通畅。
带着一股韧劲工作的,还有参与一线“禁鞭”工作的民警。
“李警官!你又来了!”17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随黄陂区公安分局民警李厚清走进黄陂前川街向阳大街的一家副食店,老板娘蔡女士一下认出了他。“从春节前到今天,天天都能看到李警官,他每天巡逻好几趟。”
记者跟着李厚清的巡逻车,一路经过前川街西河桥、滠水二桥、双凤二桥,他指着河岸边的开阔区域告诉记者:“今年前川街南至西河桥、东至滠水河,西边、北边沿合武铁路内的区域全都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我们24小时不间断巡逻,除了关注禁鞭区域,也会提醒大家,即使是在非禁鞭区,也要注意防火和人身安全。”
在武汉市公安局接警中心,春节期间,中心民警、辅警坚守岗位,分成5个班次轮流值守,平均每班22名工作人员在岗,全天候保障节日期间110报警的及时接收、转递。平均每个班次需接报警电话200个左右。
“您好,这里是110,报警请讲……”17日上午,30岁的文员班长童海琴手眼并用,目光不断在两块电脑屏幕前切换,比对涉及迷失人员的警情,帮助迷路者尽快找到回家的路。
她记得,大年初一下午4时47分,接警中心接热心市民报警称,途经古田二路附近一小区时,发现一位80岁左右的大爷迷路了。当日下午5时03分,接警中心接到市民熊先生报警称,自己的爷爷在古田二路附近走失,且走失人员姓名与之前发现的迷路大爷姓名一致,走失的老人就这样被找到了。
“每找到一个人都会很开心,觉得自己为城市的平安出了一份力。”在接警中心工作了8年的童海琴说。
武汉市公安局接警中心文员班长童海琴(右)与同事在工作中。长江日报记者戴旻阳 摄
【抓落实有实劲】
扶贫干部挂念帮扶对象
春耕化肥送到家中
“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扶您去候车室吧!”17日上午,在武昌火车站服务台前,武昌站客运车间客运领班杨芳正在忙碌地为过往的旅客提供服务。
作为领班,杨芳要负责武昌站进站闸口、测温处、候车室、站台等客运岗位60多人的分工安排,每次工作前一天晚上,她都要在工作本上安排记录好这些人员的分配。第二天一大早8时,把所有人集合点名完毕后,她就要在武昌站来来回回地巡视,处理突发和异常情况,帮助重难点旅客。
杨芳说,这个春节假期车站客流比往年少了很多,但所有在岗的工作人员服务都不打折扣。正在和记者聊天时,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从旁边经过,杨芳又立刻转去扶着老人前行。
杨芳工作的“实劲”,从她手机的计步软件上就能看得出来。“在车站巡视,一天走下来平均有两万步数,总会遇到需要各种帮助的旅客,我的职责就是为他们解决问题和担忧。”
武昌站客运车间客运领班杨芳正服务旅客。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大年初六一早,年近花甲的扶贫干部徐国泰,同样用自己的脚步踏踏实实地落实工作。
徐国泰是江夏区舒安街道张塘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初六一早,他就赶到了村里。
“徐队长,新年好!”“徐队长,这么早就回村了呀?”村民看到徐国泰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从2016年10月至今,他在张塘村一干就是近5年的时间,村里的每家每户他都已经非常熟悉。
“今年入春比往年早,春耕肯定要提前开始,在家坐不住,要尽早把帮扶的农资送到农户家,我才安心。”徐国泰告诉记者。驻村5年来,张塘村不仅顺利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达到了12235元,增长了近6倍。
“每个帮扶对象家里,我每个月都至少要跑一次,不去看看心里不踏实,该帮他们申请的各种政策补贴,都及时帮他们申请。”帮助因意外摔伤的低保贫困户陈国生申请医疗补助,帮助五保户邱德树修理漏水的房屋,帮助独居老人徐付元挖红薯,帮助残疾老党员李宗儒挖地整理菜园……一到村里,徐国泰完全闲不下来。
已经脱了贫的村民刘会湖在村里种植了水稻、湘莲,还有十亩鱼塘,徐国泰依然经常关心他的近况,以免他返贫。
17日一早,徐国泰第一时间给刘会湖送去春耕需要的16袋化肥,又向他宣传扶贫办的种植补贴政策,要他及时申请补贴。徐国泰说,等到春耕,他还要来村里帮忙插秧,秋天给村里送油菜种子和其他农资。“下一步,让有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在村里干得更好,大家一起振兴美丽乡村。”
(长江日报记者陶可祎 汪洋 黄丽娟 孙珺 胡义华 李爱华 杨荣峰 刘海锋 尹勤兵 夏奕 戴旻阳 王谦 潘璐 通讯员曾黎 江萌 杨腾飞 苏守明 郑成波 冯威 谢威 万信立 周剑波 杨泽宇 林建武 刘志耀 统筹刘智宇)
责编: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