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涵洞,太窄了;没涵洞,只得绕行……铁路两侧的这些交通堵点你碰到过吗?

2021-04-21 09:55 来源:

  长江日报讯 道路建设作为影响百姓日常出行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都备受市民关注。近日,多位市民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留言,反映城区铁路线对交通造成“阻隔”,铁路涵洞太窄、涵洞下雨易淹水、断头路通行不便……市民呼吁,铁路两侧,一些交通“肠梗阻”亟待畅通。

  市民胡先生留言称,他住在后湖百步亭花园小区,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二七小路铁路涵洞。因涵洞内道路窄,只有两股车道,而过往车辆、行人非常多,涵洞内人车混行,车辆行驶缓慢,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期,涵洞内常常堵得水泄不通。

  胡先生称,二七涵洞跨铁路高架工程一直说要建,但几年过去了,该工程仍未正式动工,不知这个关乎后湖几十万居民出行的项目到底何时建成?

  市民陈先生反映,东湖高新区水蓝路到锦绣龙城的涵洞,每逢下雨总是有积水,周边10多个小区的居民出行均受到影响,但涵洞渍水问题迟迟没有解决。

  记者梳理发现,从今年年初至今,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反映铁路两侧交通不便的留言有数十条,问题大致分为3类:涵洞太窄、人车混行,导致交通堵塞。如二七小路涵洞、南湖涂家沟铁路涵洞等;涵洞排水不畅,遇雨天易淹水,影响涵洞通行,比如水蓝路涵洞、南湖东站附近铁路涵洞;铁路阻隔形成断头路,铁路线两侧居民往来需绕行,如古田一路由于受到铁路线的阻隔,从硚口前往东西湖区的金银湖地区要绕行古田二路,汉阳区红建路到夹河路后受铁路阻隔成了断头路。

  多位留言市民表示,铁路两侧这些交通堵点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方案,切实解决交通不畅的难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胡润洲教授表示,武汉铁路交通发达,多条铁路线穿城而过,铁路对城市道路的阻隔也确实存在。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铁路线导致的交通堵点经过改造得到了改善,但仍有一部分铁路涵洞、断头路等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拥堵问题亟待解决,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应尽早谋划,尽早施工,交管部门应加强堵点的管控,努力让铁路两侧交通畅通起来。

  实地探访: 铁路两侧,这些交通堵点亟待畅通

  铁路涵洞太窄、涵洞内人车混行、涵洞下雨易淹水、断头路……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二七涵洞:人车混行交通不便】

二七涵洞内人车混行。记者李爱华摄

  4月12日下午4点多,记者在二七小路涵洞入口处看到,等候通行的车辆排起了“长龙”,出租车司机程师傅称:“我几乎都不敢从这里走,堵得太长了,从这里过去要是高峰期的时候,几百米的距离最低要20分钟。”

  记者观察发现,该涵洞内只有两股车道,未设置行人、非机动车车道。涵洞内人车混行,车辆行驶缓慢。

  为缓解拥堵情况,交管部门除了加大警力部署疏导车辆通行外,还采取了早晚高峰分时单行的措施。记者看到,连接涵洞的两端道路,均设置有分时禁行的交通标识:6时至11时,建设大道往二七涵洞方向,禁止左转直行;16时至19时,出涵洞往兴业路方向禁止直行,以降低单位时间内驶入涵洞车流量。

  江岸区交通大队值勤民警坦言:要从根本上解决二七涵洞通行难的问题,跨铁路高架工程应早日建成。

  建设大道延长线(二七路—兴业路)工程项目早已列入2017年市级城建计划,由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该项目的批前公示显示,二七涵洞将改建为跨铁路高架形式,该道路规划红线宽50—85米。该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将会解决该片区过涵洞的拥堵问题。现在建设大道延长线快建好了,后湖、百步亭数十万居民都希望跨铁路高架桥早日建成。

  【涂家沟涵洞:双向依次通行,人车混行有隐患】

涂家沟涵洞,行人非机动车与汽车一同通行有安全隐患。记者刘海锋摄

  位于南湖红旗欣居A区旁的涂家沟铁路涵洞,是连接南湖与白沙洲片区的一条重要通道。12日下午,记者在涂家沟涵洞看到,由于涵洞较为狭窄,双向车辆无法同时通行,因此交管部门涵洞两侧设置了红绿灯,双向车辆依次通行。

  记者看到,该涵洞除了通行车辆外,大量行人和非机动车也从此穿行,加上涵洞内光线较暗,一侧车辆进入涵洞时,极易与对向来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产生碰撞,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涂家沟社区居民谢先生说,之前社区在道路中间设置过栏杆,想减少违停现象缓解拥堵,可栏杆经常遭车辆碰撞,次数多了以后,社区就不再安装了。疫情期间,该涵洞曾进行交通管制,只允许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去年11月彻底放开后,拥堵现象和安全隐患又出现了。

  【水蓝路涵洞:逢雨就淹,建了泵房迟迟未装水泵】

   

水蓝路涵洞狭窄,雨天易淹水。记者刘海锋摄

  4月12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东湖高新区水蓝路涵洞看到,该涵洞为人行涵洞,位于水蓝路与龙城西路之间,由于年代久远,涵洞已经十分破旧。

  水蓝路一侧有水蓝郡、南波湾、光谷自由城等多个小区,居民们每天需要穿过涵洞,前往另一侧的南湖社区综合市场买菜,因此涵洞每天人流量很大。

  水蓝郡业主陈女士说,涵洞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每逢下雨总是有积水,遇到大雨更是无法通行,加上又是唯一跨铁路通道,靠水蓝路一侧居民这种情况下就没办法去对面买菜。

  涵洞旁边公厕管理员透露,涵洞的确存在逢雨必淹的情况,去年铁路部门在南湖社区综合市场一侧修了一个泵房,计划增设水泵,这样可能提高抽排能力,可差不多快一年了,也没见安装水泵。

  记者跑到泵房看了一眼,里面确实空空如也。

  【古田一路:断头路让出行极为不便】

古田一路成断头路,只有一处小涵洞供行人通过。记者李爱华摄

  由于受到铁路线的阻隔,古田一路北段到长风路后就成了断头路。

  4月12日,记者在古田一路北段看到,古田一路到了汉丹铁路线前便无路可走了,地铁架下一个窄窄的涵洞连通着园博大道。记者看到,此处涵洞只能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涵洞内光线昏暗,来往行人很多。

  市民李女士称,她经过该涵洞后,还要绕行两三公里,才能到达东西湖区金银湖南街。“直行只需要20分钟,绕行则要一个小时,希望打通断头路后不用再绕行,让硚口古田和东西湖区金银湖往来更方便。

  据了解,早在3年前,为进一步完善古田区域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硚口拟启动古田一路北段(长风路~金银湖南街)工程,并进行了环评公示。该工程线路南起长风路以南,以隧道形式穿过汉丹及汉宜铁路后出地面,过城华路后以高架形式连续跨过三环南路、三环线、张公堤及三环北路后落地,后抵达规划终点金银湖南街。但因为资金的原因,该工程项目迟迟没有动工。

  李女士表示,金银湖居民进城难,古田一路跨铁路工程已提了多年,目前古田一路城中村正整体拆迁,正是施工的好时机,希望尽快开展古田一路断头路高架的实质性施工。(长江日报记者李爱华 刘海锋) 

  

  

首页

热点

金点子

好网民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