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共建“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

2022-12-24 10:12 来源:
调整字体

  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是武汉三大头部面板企业的下游企业。 通讯员董洁 摄

  切割、裂片、功能测试、水洗……12月18日,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联新5G触控显示项目车间流水线上一派繁忙,身着无尘服的工人正将一块块大张的LCD液晶显示玻璃切割成符合客户尺寸要求的单片状态。

  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新显示”)行政总监夏联宇介绍,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工艺流程,平均每天2万片触摸屏、盖板及显示模组从这里下线,大部分产品将流向该公司在武汉合作的中高端客户手中。

  该项目去年10月开工,今年1月投产。作为黄石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联新显示是武汉高科技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三大头部面板企业的下游企业,项目的引进实现了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电子信息产业从“造板”到“造屏”的升级。

  联新显示的投资方江西联创电子选择将生产、研发团队整体迁移到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就是为了就近对接武汉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全球三大面板“巨头”。

  12月9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总投资额50亿元。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这次签约,是黄石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的又一重要举措。

  随着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黄石按照“龙头在武汉、配套在黄石,终端在武汉、链条在黄石”的思路,主动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和产业辐射,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全市有200多家规上制造业企业与武汉企业建立稳定的配套关系。

  12月20日,在鄂州葛店高新三路,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地,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瑞华光电项目建设工地对面,投资80亿元的芯映光电也在施工,斜对面三安光电项目二期正拔地而起。

  “我们预计明年三四月份量产。”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邹淼波介绍,在光芯屏产业链上,瑞华光电上接三安光电,下连武汉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面板龙头企业,深度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武汉的辐射引领带动下,武汉城市圈九城同心携手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已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格局。

  日前发布的全面推进数字湖北建设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光芯屏端网”世界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34万亿元。作为湖北冲刺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领头羊,武汉城市圈在百公里半径已画出万亿产业的九城同“芯”圆。

  全省工商类市场主体五成以上落户武汉城市圈

  

 

  

  

  一列动车组列车正在驶入武孝城际铁路金银潭站。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基础在产业。

  这五年,武汉城市圈突出产业集群融通融合,产业同链加速发展,形成“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格局。黄石与武汉共建光谷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200多家规上企业与武汉配套;鄂州葛店开发区187家规上企业中,有130多家与武汉有产业链协作关系;孝感今年签约汉资项目117个,合同引资429.9亿元;黄冈新招引亿元以上武汉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218.56亿元;咸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项目41个,合同投资总额59.17亿元。仙桃与武汉共建智能制造、新能源、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配套体系,天门与武汉共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示范园和全省化学原料药清洁生产示范基地,潜江以打造长飞科技产业园融入“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

  截至今年10月底,武汉城市圈工商类市场主体总量341.31万户,占全省总量的55.84%。2020年,武汉城市圈的经济总量为2.64万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李佐军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武汉城市圈将区位、交通、科技、人才等优势充分发挥好,同时将“1+8”的协作效应真正发挥出来,武汉城市圈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的新增长极是完全可能的。

  共享科创和人才资源 九城小企业迎来大商机

  

 

  

  

  武汉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第一次出现了“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说这句话时,黄石人余汉斌正在位于武汉光谷大学园路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忙活。

  余汉斌在老家黄石创业,成立了湖北博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博控”),主营废旧汽车自动化拆解和循环再制造设备。今年6月22日,黄石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的桥头堡——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正式开园,他第一时间就将公司的研发中心迁到了这里。

  余汉斌说,武汉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方便企业招聘;离高校近,方便校企合作;同时,便利的交通,也方便公司开展售后服务。

  搬到武汉短短5个月,该公司就完成了3项专利的研发和申请。正和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鹿军副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柔性拆解和梯次利用技术,可以将新能源车的废旧电池变成户外电源,可用于应急抢险、汽车备用电源等。“项目开发成功后将带来销售收入近亿元。”余汉斌介绍。

  到武汉后,湖北博控立即融入了武汉的汽车产业,目前已拿到武汉几家车企和大型用车企业的订单,正在进行汽车拆解线设备的前期设计,带来2000多万元产值。对于未来的前景,余汉斌充满了信心。

  和湖北博控一样,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也第一时间将研发中心从黄石搬到了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

  “湖北的科创优势集中在武汉,在武汉成立研发中心,能更紧密地和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对接,也方便企业的宣传推广,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俊说。目前,该公司武汉技术研发中心正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制水产微生态制剂;和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实现了13株菌株保种。刚刚成立的武汉研发中心,预计将给公司带来3000万元产值。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