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面埋伏》、《无极》等片让观众彻底绝望之后,《墨攻》将挽回观众对华语国产大片的信心。
在陈凯歌、张艺谋等人面对媒体和影迷丢盔弃甲的古装片地盘,香港导演张之亮将不动声色的杀个回马枪。
以上是我看完《墨攻》之后的第一感受。
前几部华语古装千夫所指的几大顽症,张之亮药到病除。
《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没戏”,大概张艺谋陈凯歌们让山光水色给陶醉了,导致情节跟着景走,而不是景跟着情节走。
观众看《十面埋伏》,一百多分钟下来,犹如都做了一回神行太保,一边暗地回味刚才从乌克兰草原到川西竹海的神奇经历,一面又痛心疾首地批判故事极其之无聊,大呼中了老谋子和韩三平这厮的“埋伏”。
画面好看,故事无味。没“戏“,此为华语古装大片的第一尴尬。
《墨攻》有“戏”,一个攻城与守城的故事,梁城四千人,赵国大军十万人,每次当人们(包括观众)觉得梁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隔离的奇谋妙计都适时的拯救梁城,起起伏伏之间,真的很过瘾。更重要的是,他的计谋能够让观众信服。
片中不太如人意的,是隔离和范冰冰之间的爱情戏,也许时间的关系,铺排不够。
至于战争场面,个人觉得不逊色于雷得利.斯科特的那部《天国王朝》。
华语古装大片的第二个尴尬,可以称之为“蜡像馆“的尴尬。
蜡像馆里都是名人,但没有血肉,《英雄》、《无极》等片都是群星云集,但片中的角色形象都严重贫血。
在《墨攻》里,刘德华、王志文、安圣基不再做“蜡像”,而是有血有肉的人。隔离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知兵而非好战,“知兵”的智慧和“非好战”的悲悯情怀,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些知名兵家,如诸葛亮,让人觉得这个人确实曾经存在过。
王志文的角色和表现,有点《刺秦》里嫪毐的味道。
安圣基的大将气度,也出来了。
崔始元的角色,帅得合理。
要让明星们有发挥余地,首先是不要让华丽的视听包装占用太多的时空,这是《墨攻》中几个大牌得以成人形的重要原因,也是张之亮的聪明之处。
华语古装大片要发行国际市场,武侠成了重要的卖座元素。
《英雄》、《夜宴》、《无极》等片中,上至皇帝太子、下至侍女奴隶,人人都会武功。
武打动作的设计,则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英雄》首创意念打斗,《夜宴》将芭蕾与武术融为一体,《无极》则科幻武术不分家,片中出现了以光速飞行的绝世轻功。
片中的大明星一出手,往往让人目眩神迷,可是他们一张口呢?回答是:笑场。
动手还行、动口不灵,此为华语古装大片的第三大尴尬。
《墨攻》是古代战争题材,看片之前我还真担心会出现《英雄》里那样的“万人敌”,幸亏张导没有玩虚的。真实的同义词就是震撼,没有了以往古装大片飘逸的轻功,代而取之的是凶猛的近身厮杀,没有杂耍的花架,取而代之的是一剑封喉。
《墨攻》的台词,没有几句让人能够让我记住,我这么说看似贬义,实则是影片的成功之处,银幕角色还是要说“人话”的好,平实自然的对白,也总比不知所云的好罢。前几部大片贡献了诸多让王晶周星驰都汗颜的无厘头台词,怪就怪在编剧在这方面太使劲了。
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一次让人思索的战争,这就是张之亮在《墨攻》中交出的看似很简单的答卷,却可能将是华语国产大片声誉上的“救市”之作——在《黄金甲》公映之前。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u/45364a2601000656(责任编辑 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