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潜水队”——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掠影

“寻找心中的一抹绿”摄影大赛

从武汉出发,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各种“绿色”。

争创文明城市

今年是武汉市新一轮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网摘网论

夏季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各种植物精汇

发表时间:2007-07-06 09:55

来源:长江网  进入论坛
分享到: 6.02K

龙舌兰: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可消灭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

  米兰: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淡淡的清香,雅气十足。

  金心吊兰:24小时内,一盆吊兰在8至10㎡的房间内可杀死80%的有害物质,吸收86%的甲醛。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绿叶吊兰:不择土壤,对光线要求不严。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虎尾兰: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10平方米左右房间内虎尾兰可吸收80%以上多种有害气体。

  芦荟:可以美容,净化空气,常绿芦荟有一定的吸收异味作用,作用时间较长。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可以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滴水观音:有效除空气灰尘的功效。

  非洲茉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绿萝:这种生物中的“高效空气净化器”原产为墨西哥高原。由于它能同时净化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因此非常适合摆放在新装修好的居室中。新铺的地板只是滋生有害物质的源头之一。

  金琥: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且易成活。

  巴西铁:巴西铁又称香龙血树,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散尾葵:散尾葵每天可以蒸发一升水,是最好的天然“增湿器”。此外,它绿色的棕榈叶对二甲苯和甲醛有十分有效的净化作用。可以去除:二甲苯,甲苯,甲醛等。

  桂花: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发财树: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适生于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喜阳也耐阴、管理养护方便。

  巴西龙骨: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且易成活。

  常春藤:“常春藤能有效吸收吸烟产生的烟雾”,常春藤能有效抵制尼古丁中的致癌物质。通过叶片上的微小气孔,吸收有害物质,并将之转化为无害的糖份与氨基酸。祛除甲醛能力最强,每平方米的常春藤叶片可吸收甲醛1.48毫克。

  白掌:还叫“白鹤芋”。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白掌的花托也很有特色,叶柄由基部向上伸出,远远望去像落在花丛中的白鸽子。其花苞白如雪莲,卷曲成匙状,形同合掌。又似白舟扬帆,所以被人称为“白掌”,在社会交往中取“一帆风顺”之意,以勉励人生进取,事业通达。

  银皇后: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可以去除:甲醛,尼古丁,“银皇后能吸收打印机的辐射”

  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鸭脚木:鸭脚木是常绿乔木,叶色四季青翠,别名为鸭脚板、鸭脚皮、鹅掌柴、七叶莲、五指通、伞托树。五加科鸭脚木属,一般高2-5米。叶为掌状复叶,似鸭掌,故得名。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千年木:在抑制有害物质方面其他植物很难与千年木相提并论。叶片与根部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并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

  黄金葛:黄金葛祛除氨气表现最出色。黄金葛可以在其他室内植物无法适应的环境里“工作”。通过类似光合作用的过程,它可以把织物、墙面和烟雾中释放的有毒物质分解为植物自有的物质。

  垂叶榕:叶片与根部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并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u/49bbd764010009c2

 

(责任编辑 金鑫)

长江网24小时报料电话:上午8点至下午6点请拨打027—66668888;
下午6点至上午8点请拨打027—85779997;手机:18702712366。;
本文被浏览

延伸阅读

合作网站
E览微博
论坛热帖
今日排行
热门图片
文化五城
长江宽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镜像网站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