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这两张画像非常有价值,它们表现了魏特琳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情,深刻反映了日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从而让人们进一步对侵略战争进行反思。
魏特琳,中国名字为华群,1919年至1940年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任教,两度代理金陵女子学院院长。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期间,她作为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委员和金陵女子大学难民收容所的负责人,收容和保护了1万多名妇女儿童。1940年,由于目睹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魏特琳不堪压力终至精神崩溃。1941年5月,被接回国的她不幸自杀。
此次捐赠的魏特琳画像,是魏乐专门邀请美国画家林强生绘制的。为画好魏特琳画像,林强生专门研读了许多相关图书和资料,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绘制而成。两幅画像均采用中国传统水粉画的绘画方法。
魏乐先生在美期间,积极参与在美华人的抗战史实维护活动,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自费创立了二战亚洲浩劫博物馆。
责编: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