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做实民生实事,密织一体化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多举措开展就业服务,助力居民从“就业难”到“好就业”和“就好业”。
清底数,夯实就业基础。翻身社区依托“就业之家”延伸就业服务触角,自下而上开展“地毯式”入户调查,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求,全面摸排劳动力情况和就业去向,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重点摸清有劳动能力未就业人员情况,全面掌握其基本信息、未就业原因、就业意愿及岗位等,建立并动态更新就业人员信息、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未就业劳动力信息、企业和个体岗位信息等台账,做好应统尽统。今年以来,该社区动态更新就业人员信息150余条、外出务工人员信息380余条、收集企业和个体岗位信息270条。
拓渠道,优化就业效能。翻身社区联合街道、人社、工会等部门举办线上线下“春风行动”招聘会、“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等活动,将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该社区聚焦“就业难”与“招工难”,推动“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建设走深走实,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岗位供需精准匹配,解决小微企业“招工难”、招工渠道不畅等问题,促进社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各类劳动群体就近就业、多渠道就业。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月”活动,紧盯劳动者身边岗位、企业日常用人需求,进行岗位对接、政策咨询、职业指导,鼓励辖区企业开发更多灵活就业、新形态就业岗位,实现就业渠道“零距离”。今年以来,该社区组织开展就业活动10余次,成功就业人员172人,其中灵活就业人员56人,帮助辖区内小微企业成功招聘上岗人员94人。
强服务,保障就业稳定。翻身社区致力打造服务群众求职、促进用工建设、塑造就业生态、释放社区温度“一站式”公共服务就业体系,做好“三送”服务。“一送”政策,及时收集人才储备、创业贷款、就业补助、定点就业等一系列最新的政策,“点对点”推送到居民手中;“二送”技能,社区通过不断开展“技能培训进社区,居民就业有出路”活动,开设营养师、家政服务、保健按摩师、养老护理员等技能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三送”保障,积极组织居民实地观摩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环境、薪资待遇以及生活食宿环境,让求职者更加直面了解企业,让就业更加有保障。同时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劳动监察工作,重点检查农民工工资拖欠、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节假日工资考核制度等,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时消除隐患纠纷,确保劳动者维权渠道畅通,保障民生、促进和谐。截至目前,该社区开展技能培训6场,群众参与184人,培训后灵活就业115人;成功吸引大学创业人员6人,贷款支持3人。该社区始终将稳就业放在首位,贯彻落实惠民政策,织密就业服务保障网,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居民就业更稳定、生活更幸福。(全媒体记者 汪秀兵 通讯员 方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