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80后”复旦才女返乡创业成“深山木匠” 累计创汇2800万美元,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双赢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安庆

2025-08-05 09:45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复旦才女,英语专八;返乡创业,成了木匠。这是岳西县响肠镇独山村的“80后”方红。

  盛夏季节,一场雷雨后,响肠镇红方工艺品公司车间内多了几分清凉,木匠师傅们正专心打磨木制工艺品。

  “不好意思,刚在网上回复几个国外订单。”人未至、声先到。1989年出生的方红,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并自学德语、西班牙语,做过翻译、当过外教。

  2014年,方红因为爱情返乡,在岳西县响肠镇创办红方工艺品公司,成为了一名“深山木匠”。依托大山里丰富的农林资源,方红融合非遗技艺和现代艺术,将竹屑、秸秆等废弃物转化为文创原料,开发竹草木藤四大类工艺产品4000余款,年消纳农林废弃物3700吨,带动600余户农民就业,年产值超4000万元,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双赢。

  她还与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构建“山区制造+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获14项专利及1100余项版权认证,工艺产品远销欧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心中有梦 脚下有路

  201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方红进入上海一所外国语学校担任外文教师。一次受学校派遣,她前往广州参加广交会、担任翻译。广交会上,她被那些由原木加工而成的工艺品深深吸引,同时发现这些散发着自然清香的工艺品也深受国外采购商青睐。于是方红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老家岳西每年修剪茶桑、林木留下的枝桠、枯桩遍地都是,为什么不能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制作成工艺品呢?这个念头,加之圆梦爱情,最终促使她回乡创业。

  2014年返回岳西后,方红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陌生……这些困难像一座座大山挡在面前。为了制作出优质的工艺品,方红前往安徽阜阳、山东临沭等中国木质工艺品生产集聚地虚心学习。

  哪些原材料适合编织?烘干火候如何把握?带着问题,方红翻山越岭研究原材料。她发现,木姜子枝条韧性好,是用来编织的好材料;山合欢树心呈深褐色,可用来装饰……于是,稻草秸秆、茭白秸秆、树桩等这些外人看来没有价值的东西,都成了她的工艺品原材料。“取自然之质、融艺术之美”,渐渐地,红方公司将自然元素与艺术创意完美融合,他们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市场认可。

  参加广交会时,方红用自己擅长的英语、德语、西班牙语跟外商交流,这种亲自参与直接沟通的方式让她能更好地征询意见、改进货品细节、签订订单,南下掘金,让这位曾经的复旦才女如鱼得水。

  大胆创新 勇立潮头

  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方红深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创新产品,还得拓展销售渠道。

  “让世界触摸岳西的自然与技艺。”这是方红的发展目标和企业愿景。近些年,她还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原生态手工艺的主线,聚焦精细化、专业化细分领域,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团队尝试与刺绣、古陶、冰晶等工艺跨界融合,创造性做好文创产品和儿童玩具的文章。

  方红始终坚持“公司+农户”、扶贫工厂、订单生产等方式,挖掘民间竹编工艺,收购山区农民茶桑修剪废弃树枝、茭白秸秆及林木间伐副产品,加工工艺品和旅游商品出口创汇,产品远销德国、英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生产的花瓶、摆饰产品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创新创意奖,原生态家居装饰品系列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最佳创意奖及优秀设计奖。公司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并申请发明、外观及实用性专利16项,累计实现创汇2800万美元。

  心系桑梓 反哺情深

  创业成功的同时,方红不忘回馈社会。她通过“原材料采购+技术培训+生产加工+贫困户+外贸出口”的全产业链帮扶方式,为周边留守妇女、闲散劳动力、残疾人士等提供了260个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和增收。

  此外,方红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她连续6年参与慈善捐款活动,累计捐款20万余元;参与点亮微心愿活动,实现微心愿600余条;联合多家协会及企业家开展爱心助学活动50余场次。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甘愿把激情和梦想都播撒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未来我将继续以初心为舵、创新为帆、实干为桨,扎根基层,继续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方红说。(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谢一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