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通道开启!快来为这些优质项目打call吧!



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坚持以实绩论英雄,连续六年举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大赛,一批批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有效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大赛的影响力、品牌度、含金量不断提升。
2022年,“攻坚行动”落地见效,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呈现速度更快、效益更好、动力更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池州市第六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大赛暨首届“村级联盟”大赛闪亮登场,吸引了来自全市50个项目参赛角逐百万大奖,经过初选和实地复核,13个项目进入决赛。
快来为你喜欢的项目投票打call吧
投票时间截止到
10月31日24:00

尧渡镇村兴公司
村兴公司聚合力,抱团走上“兴村路”
尧渡镇是东至县城关镇,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优势明显,自古有“尧舜之乡”美称。镇辖区村多但小,部分资源难以集中整合利用,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20年初,由尧渡镇党委、政府牵头,按照“联建、联办、联设”的创新模式,整合全镇30个村集体资产、资源,前期共筹措资金620万元成立东至县村兴建设有限公司。镇党委以村兴公司为抓手整合镇村资源,不断推动其运营模式多元化。一方面,把点状闲散资源串联成线、包装成块,打造成优质资源,统一管理,进行市场化运营、项目化运作;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培育乡村业态、精选优质投资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带动村集体共同发展和村民增收。村兴公司由30个村联合任股东,收益后每年严格按照不少于投资额8%的比例向股东村分红,产生收益反哺到村。2020年每个村分红不少于2万元,2021年不少于5万元,2022年预计超过8万元,目前是尧渡各村集体经济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乌沙镇葛根产业联盟
以葛为盟谋发展,四村联合促振兴
2019年以来,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率先成立了集体经营性公司,先后投入资金102万元,在沿江荒山荒坡上种植葛根162亩,开始走上了发展葛根种植及深加工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道路,取得了成功经验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20年,在乌沙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灯塔村坚定“共享”发展理念,联合双塘、莲花、李阳三个村,创建了以池州市亿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乌沙镇葛根产业发展联盟,制定了联盟章程,并推选灯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纪律同志为联盟理事长。目前该产业联盟种植葛根面积已达620多亩,各成员村以平等身份互利合作,形成“收购,加工、生产、包装、商标”一条龙服务,促成了“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良性发展局面,葛根产业发展联盟逐渐走上正轨。2021年该产业联盟经营性收入达280万元,纯收入90万元,联盟内有效解决了周边120余名弱半劳动力特别是脱贫户的就业,乡村振兴带动效益显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官港镇食用菌产业联盟
小小食用菌串联乡村振兴“大产业”
官港镇坐落在东至县尧渡河和龙泉河支流的分水岭上,有“茶都菇城”和“徽赣山货”小镇之赞誉,一直都有种植香菇、黑木耳的传统。
为更好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镇党委大力推行“村级联盟、抱团发展”的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全镇16个村和食用菌企业联合起来,打造集“研、产、销”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联盟,同时,制定《官港镇食用菌产业联盟机制》,设立官港食用菌村级联盟联席会议机构,筹集资金490万元,建立种植基地整合全镇食用菌资源和搭建制棒厂培育新型高效菌种。此外,针对个别村缺乏种植经验,创新“飞地+托管”方式由镇食用菌种植基地进行种植,按收益进行分红,做到资源不浪费、村村有参与。截至目前,已集中种植食用菌60万棒,年产值近300万元,菌棒厂年可制棒200万棒,产值达600万元,联盟村集体收入增收190万元,联盟村集体经济村均增收超12万元。
下一步,将依托“国家级茶叶香菇定点市场”,成立公司,新建食用菌加工厂房,引进食用菌生产线,深化企业合作,形成联盟内部优势互补联合的浓厚氛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河镇硒米产业联盟
携手共建硒米联盟 ,组团发展致富产业
为做大做强硒米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石台县小河镇主动外出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硒米三产融合示范园,融合农户、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三方主体,组建硒米产业联盟,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延伸大米产业链。
2022年,小河镇硒米产业联盟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集中流转农户土地3000余亩,联合成立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筹集资金购买、修建育秧、播种、收割、加工等农业器具和厂房,为3000亩富硒水稻基地提供(种、收、仓储、初加工等)“一条龙”服务,每年可带动联盟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同时,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扩大联盟成员单位收入来源,预计今年全镇硒米产业联盟产值可达1400万元,帮助周边30余户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杜村乡农特产品村级联盟
粒粒“黑珍珠”串起村级联盟振兴路
为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今年青阳县杜村乡通过聚焦“谁种地”“种好地”“保收入”的发展思路,发展“河东+上峰+五阳”村级联盟黑糯玉米,种植黑糯玉米200余亩,并对村内闲置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建成电商服务中心。申请注册了“风味八都”“杜村人”两大农产品品牌商标,注册了具备市场化运作功能的集体企业青阳火把子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引进第三方宣传营销团队,打造“农户种植+村收购+网络直销”全链条发展模式。同时依托集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等产销一体化的电商中心,成立以河东村为主体种植黑糯玉米、生态水稻等农特产品的农特产品村级联盟,主打农产品销售,发展农旅综合产业,实现了集体经济、农户、联合社“三赢”,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内动力。
左右滑动查看公司环境



东流镇稻虾米产业联盟
抱团做优“一粒米”,“链”出稻香大产业
为提升“虾稻米”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东至县东流镇探索推行“虾稻米产业联盟”模式,以红叶村为主导,联合桥东回民村、龙王湖村、塔青湖村和落户的安徽舜风农业等6家农业公司,在虾稻米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深度合作、互补优势、共享资源,“一盘棋”打造虾稻米产业全链条。
产业联盟紧紧围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三品一标”建设,对联盟村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实现联盟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三方”发展同步、互利共赢。
目前,已打造虾稻米种植和虾稻米加工“两大基地”。今年,联盟村虾稻米种植面积超1.4万亩,预计亩均增收1000元,收益部分按村集体3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0%(承包经营者35%、土地登记人35%)的比例进行分配,4个联盟村集体经济约增收200多万元,村民亩约增收430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大渡口镇辣椒产业联盟
抱团结盟谋发展,“椒”香四“益”共振兴
东至县大渡口镇是池州市的西北门户,北临长江,南傍升金湖,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为促进产业兴旺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大渡口镇以安全村为核心,聚力周边大同村、新丰村、杨墩村抱团发展辣椒产业,引入安徽省徽黔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打造辣椒育苗、播种、采摘、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同时,组建大渡口镇辣椒产业联盟并成立党支部,投入资金400万元,建成辣椒产业基地600亩,新建标准化辣椒加工车间2000余平方米,新添日加工能力25吨的辣椒烘干设备1台,新建保鲜冷库250余立方米,初步形成了集“产业订单+种植基地+农事服务+加工车间+冷链保鲜+物联网”于一体产业联盟发展格局。预计到年底,带动安全村、新丰村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大同村、杨墩村2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土地流转和务工人均增收近万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大演乡“蜂生水起”产业联盟
四村联盟求共赢 ,“蜂生水起”创未来
为促进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推深做实村级集体经济“兴村”工程,石台县大演乡党委立足富硒资源优势,充分融合“硒蜜、硒水”两大富硒元素,依托新唐村中蜂养殖基地,联合永福村、剡溪村、青联村结成“蜂”生“水”起产业联盟,共同打造“甜蜜小镇”。
联盟建立以来,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新唐村进一步盘活闲置校舍,新建深加工厂房,通过厂房租赁、入股分红等形式,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1万元;同时永福村、剡溪村、青联村投入880万元入股加工园区,村集体经济每村每年可增收10万元,解决50余名村民就业难问题。下一步,联盟村计划将“硒水、硒蜜”完美结合成新产品,形成特色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给顾客提供原生态硒蜜、硒(氢)水,让顾客随时随地感受恰到好处的“甜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里山街道黄精产业联盟
串珠成链 ,黄精联盟铺就黄金大道
近年来,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村联合周边村探索推行“党建+黄精”产业联盟发展模式,依托“黄精协会+龙头企业+文旅带动”,围绕黄精产业发展路线,打造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实行联建共建、抱团发展,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黄精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以元四村为代表的里山全街10个村(居)1000多名农户及种植大户通过林下套种等方式共发展种植黄精12000亩,建成育苗基地200亩,24家黄精初加工、精深加工企业落户里山,黄精果脯、黄精芝麻丸、黄精酒、黄精茶等20多个系列产品全线畅销,当前,黄精产业产值已达2.2亿元。“获天地之淳精,得坤土之精粹”——曾被药王李时珍称作宝药的“黄精”果如今已经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黄金”果,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产业合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胜利镇生态羊产业联盟
三羊开“态”聚合力,联盟发展促共赢
东至县胜利镇南丰村生态羊养殖产业联盟是胜利镇村集体发展的首个特色养殖项目,也是东至县最大的生态羊养殖基地。该联盟依托于东至县三羊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南丰村和江心、幸福两个回民村共同出资,拟通过建造一、二期两个功能区实现持续盈利。
2022年,南丰村、江心村和幸福村共注资200万元,用于一期项目中搭建羊舍、仓库和购买羊只。目前,一期项目施工进度过半,2个羊舍已建成,10月分批完成进羊600余只,年底将完成一期仓库和第3个羊舍的搭建,进羊1000余只。预计一期功能区每年通过售卖羊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平均每只羊的纯利润在800至1000元。此外,该项目也能吸纳部分脱贫户就业。
二期项目拟再投资300万元,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发展集农业观光、农耕垂钓、水果采摘、特色农家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项目,同时,做好推广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朱备镇九子岩民宿联盟
聚民宿之“火”, 点亮乡村振兴
为织密建强民宿领域组织体系,为游客以及民宿从业人员提供贴心服务,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成立了九子岩民宿联盟,选取5家发展较好、具有社会责任心的民宿,成立理事会,并成立民宿联盟党支部,为发展凝聚“红色力量”。通过举办登山越野赛、乡村沐野节、年货节等活动,影响力与日俱增。独特的客源分配制及村集体提成运作模式,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住宿需求,也进一步涵养了规范经营、良性竞争的行业土壤,更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一团活水。目前,九子岩民宿联盟已覆盖朱备镇共28家民宿、农家乐会员,总产值达800多万元,为村集体每年增收6-8万元。随着乡村旅游热的浪潮袭来,民宿联盟将为乡村振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践出一条崭新的路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九华乡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联盟
千年古村展新韵,唱响联盟共富曲
九华乡地处九华山北大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千年古村落老田村,更是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九华乡以老田村为主导,联合5个村组建了文化旅游发展联盟,整合环境整治等资金2000余万元,培育以古村落历史文化遗迹、乡村文化、文物、观赏石、本地农特产品等为产品的老田古村落文化旅游发展新业态。项目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千年古村展新韵,唱响联盟共富曲”目标,采取老田村提供场地、合作方提供展品、本地村民提供服务的方式,实现村集体、企业、群众共同发展。目前吴氏宗祠、池阳书社、朱家大屋已正式开放,其余展馆正在陆续建设,村庄雨污管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已完成招标,正在施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村庄品味,增加群众收入,提振老田古村落旅游人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马衙街道山茶油产业联盟
小小茶油聚“屾力″ ,乘风破浪再启航
贵池区马衙街道围绕山茶油产业,成立产业联盟,以金山村、茶山村为主导的6个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全面覆盖山茶油的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
茶山村成立强村合作社联盟,采用“基地+联盟+农民”的发展方式,已经建成山茶油种植基地2个,占地1400亩;同时在金山村申报建立产销中心,项目占地6800平方米,其中新建标准化厂房4500平方米,冷藏冷冻库房600平方米,生活区450平方米,冷链运输车辆7辆。联盟牵线搭桥,“两山”强强联合,做优山茶油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延长价值链、产业链,持续提升山茶油产业发展竞争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识别上方二维码,
为你喜欢的项目投票吧!
主办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 / 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协办 / 池州市传媒中心
来 源 / 池州先锋
编辑:吴婵娟 责编:陶霞
审稿: 周劲风 监制: 周美超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