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近年来,我市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快车道—— 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池州

2023-09-02 08:25 来源: 池州日报
【字体:

  图为2022年池州市第10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车加工技术赛项选手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资料图)   池州学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职业教育联盟;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试点项目……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时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扩优提质育出“能工巧匠”

    “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抢手了。”这是不少企业的真实感受。

    近年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打造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300余个,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与安徽医科大学缔结专升本联合培养合作关系,138名毕业生入选2023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名单。

    毕业生受欢迎,源于正确的办学方向。根据经济、产业、人口、职业学校现状等因素,对接重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强化工学结合、注重实训与模块化的教育教学活动;统筹运用中央及省、市各类资金1809.4万元、计划购置设备488台件、购置图书7500册、校舍改善项目改造面积4500平方米;深入开展“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系列主题教育,突出职教特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一系列“组合拳”推动着各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水平不断实现新跨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多渠道的成才途径。职业教育办学‘天花板’被逐步打破,初步形成了以高校为龙头,市县(区)中职学校为骨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举,技工教育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市教体局副局长章小金说,全市职业院校每年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累计开展养老、家政、新型农民等各类培训2.5万人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精准培养助力“破茧成蝶”

    前不久,一则“池州市旅游学校4名中职生获得保送本科资格”的消息,引发广大职校生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热议,故事的主人公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事实证明,职业教育并不是学习失利以后走进的‘死胡同’,只要拥有一技之长,肯努力,也能成长成才。”面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这4名学生表现得淡然从容,尚显稚嫩的脸上满是自信。

    参赛指导老师张正兵道出了参赛背后的艰辛:“我们平均每天训练时长多达10小时,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但团队的每一个孩子都没有喊过一声累,分工协作配合得特别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章小金说,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强化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及“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创建了1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学校、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所高职院校共招收本地中职学校优质学生231人,并引领带动我市其他中职学校纷纷效仿——

    池州市旅游学校主动试行“1+x”证书制,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池州生态经济学校围绕农业产业链,依托七里中心学校、贡溪中心学校闲置的近4000平方米校舍,打造现代农业专业实训基地,改善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

    池州工业学校结合东至县经开区化工产业战略目标及人才需求,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组建化工委培班,为本地化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实现“无缝对接”

    在池州,职业教育一直紧密对接着产业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以及在求职路上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周子悦是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系2023届毕业生,现就职于芜湖弋矶山医院。在校期间,她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一毕业便成功入职。

    得益于越发清晰的类型特色、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准确界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努力实现学校、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全市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1%,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9.15%。

    伴随着就业前景的不断看好,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得到显著提升,广大家长、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报名职业院校。

    对此,贵池区职业学校(池州市技工学校)党总支书记桂专政深有感触:“10多年前没人愿意上职校,现在却有不少来主动报名的学生和家长。”他告诉记者,该校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双证(毕业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有了技能等级证书,找工作就不用愁。

    桂专政告诉记者,围绕“工业和旅游”,该校积极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今年,又面向先进制造业与新兴健康产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合,共同投资新建或升级改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2023年,学校参加实训学生达450人,通过顶岗实习,打造真实生产环境,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得到充分融合,能够很好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据了解,目前我市5所中职学校与天方茶业集团、安东集团、九华股份等40家企业开展合作,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共建的比例达100%,参与的企业数、学生数也实现了新的提升。

    如今,全省首家乡村医师学院在池设立,池州市技工学校揭牌运行,池州学院与池州经开区联办半导体产业学院取得实质性进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全市职业教育已然翻开“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崭新篇章。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做优中职、做强高职、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思路,精准对标八大新兴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态势,大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池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章小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