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合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合肥

2025-03-25 01:27 来源: 合肥日报
【字体:

  让“夕阳”事业变成“朝阳”产业

  合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关于老年生活,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幅理想图景。

  今年全国两会,“银发经济”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银发族”,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实物需求,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还有对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的期盼……可谓日益多元,蕴藏着广阔市场。

  合肥该如何把握银发经济起势之机,实现“养老”“享老”双推进?

  家门口“一站式”养老

  “一日三餐不用烦神,还可以跟朋友们一起聊天、做操、听戏,非常好。”每每提及义城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谢大爷总是赞不绝口。

  在这里,谢大爷不仅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一抬头还能看到子女所住的小区,满眼都是熟悉的街坊和场景。

  谢大爷口中的综合体,指的是合肥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不同于传统的养老模式,该综合体整合了养老、医疗、餐饮、娱乐等多个服务板块,将照护、康复、娱乐等功能融为一体,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

  “在提升综合体硬件设施的同时,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义城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运营方负责人潘渊说,当前,正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串联托养、上门服务等应用场景,力争实现老年人需求“一键表达”,养老服务“一键送达”。

  “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我们将继续拓宽养老服务覆盖面,将经济困难老人、残疾老人、失能老人等群体纳入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探索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温情服务方式。”义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并运营54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养老床位1548张,日均服务老年人近4万人次。市民政局养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计划再建设1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

  银发族的“诗和远方”

  享老,当然不只是在家门口。

  “在山里泡着温泉看风景,好像来到了世外桃源。”前不久,67岁的河南退休老人潘文银奶奶和老伴一同来到庐江县汤池镇泡温泉。

  “大半辈子过去了,孙子不需要天天照顾了。”潘奶奶决定出去走走、看看,到不同的城市居住,顺便旅游。用当下的热词来说,就是“旅居养老”。

  合肥没有名山大川,如何让远方的“候鸟老人”停下脚步成为“常客”?康养,成为发力的方向。

  当前,巢湖市正依托东庵森林公园、半汤温泉度假区等,培育一批候鸟式、疗养式、田园式康养项目;落户肥西的中国康养集团华东区域总部,旨在立足合肥并辐射长三角,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便利共享;长丰县幸福庄园·北城健康养生园CCRC模式养老社区于去年投入使用……康养产业,正在合肥遍地开花。

  除了本地康养项目,今年3月,合肥与六安签署养老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搭建养老机构合作交流平台、老年人旅居康养、养老服务领域从业人员人才培育等进行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打造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养老服务体系。

  正如潘奶奶一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用晚年热情追逐自己的“诗和远方”。从“旅游”到“旅居”,一字之差,诠释了旅游业态的新变化。

  据了解,合肥将围绕“吃”“住”“康”“医”等服务,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双招双引”工作,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项目,进一步扶持壮大康复辅具产业园,不断做强做长旅居养老服务链条。

  加快发展智慧养老

  “王奶奶,昨天是不是睡得晚啊?下次不能熬夜,要早点休息。”近日,庐阳区万颐庐园长者照料中心的护工查看王奶奶的智慧床垫数据,显示其睡眠时间较晚、深度睡眠时间较少,于是提醒老人注意休息。在这里,智慧床垫、3D行为分析仪、人脸识别访客机等智能服务,让养老变得更“智慧”。

  作为科创名城,合肥正将科技与养老相结合,实现“1+1>2”的效果。

  “我们坚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富集优势,组织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泛米科技、哈工大康养研究所、乐庭、三联机器人等技术企业与合肥静安养亲苑、万科庐园、长江护理院等养老机构合作,将最新技术在社区居家养老场景试验、使用与推广。”市民政局养老处相关负责人说。

  乐庭研发的小乐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家政、情感陪护等一体化服务;华米科技智能手环和腕表,为老年人提供人体基本体征数据和运动健身指导;三联机器人公司和哈工大康养研究所开发智能机器人轮椅、护理床和外骨骼助力机器人,为居家和机构失能老年人提供出行和智能护理服务……

  这助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通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品在养老行业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合肥已集聚智慧健康养老相关企业40多家,产业规模超50亿元。

  下一步,合肥将努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养老中心应用城市,围绕国家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两项国家级试点任务,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形成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事业的良性循环。(刘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