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罗姓传奇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黄石

2023-08-17 10:28 来源: 故乡读书会
【字体:

  罗氏与黄石的传奇因缘

  ◎余一梦

  罗本姬姓,与荆楚芈姓首领穴熊同为重黎(祝融)之后,受封于罗,灭于楚,子孙以国为姓。后渐次徒居襄阳、宜城、枝江、长沙诸处。

  秦武陵令罗君用督运官铁,溺于洞庭湖,其弟、其女寻尸不获,俱投水相殉。乡人感其孝义,于长沙城东故居建祠纪念。东晋隆安间,君用后裔企生为国死难,其子奉母终养,邑令请恩旌表,获赐“一门忠孝”匾额。

  罗公远,一作罗思远。传为大冶金牛(时属鄂州)人。唐玄宗时道士,长于隐形变化及黄白之术。

  唐玄宗闻罗公远之名,召入京,观其术,颇礼遇之。玄宗要其传授隐身术,公远有所保留,玄宗怒而杀之。两年后,朝廷钦差出行,竟路遇罗公远,公远取蜀产当归二本,请其转呈皇上,玄宗不解其意。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反叛,次年玄宗仓皇入蜀,方悟“当归”之意。他恼羞成怒,传令画影图形,搜捕罗公远。天下罗姓,受其株连而冤死者甚众。

  罗公远不知所踪,而他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全唐诗续拾》收其诗12首,多玄言,间有劝善之意。摘其唯一长诗《大还丹口诀》中数句,以见一斑: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

  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

  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

  【远眺中罗村】

  大冶市金牛镇有铁罗铺,原系罗氏聚居之地。离铁罗铺约一里远,金牛堰口村有罗师庙,供奉的正是大唐国师罗公远。

  罗汉壑,字尚志,号柏谷,为罗企生之十一世孙。唐开元间,罗汉壑举进士,授膳部天官员外郎。为避罗公远之祸,罗汉壑潜出长安,远遁江湖,几历艰险,于唐大历间栖隐于永兴朝阳南山(在今阳新县洋港镇),易名为汉合,开店行商,自此占籍永兴。罗汉壑是阳新罗氏开基之祖。

  罗汉壑是已知的黄石地区第一个进士。

  罗汉壑娶谌氏,生罗戴。罗戴娶程氏,生宗质、宗赞、宗贤。罗宗贤娶余氏,生昌儒。

  罗昌儒约生于唐会昌(841—846)年前后,唐僖宗时举进士,乾符六年(879)授循州刺史。其时干戈四起,地方不靖,他心有所虑,不欲之任,奈何君命难违。罗昌儒赴任之际,罗氏才传三世,人丁稀少。他嘱托老仆罗驼子说:“适逢末世,吾无兄弟可托,故园桑梓,汝宜勉力修培。先人隐栖于兹将百年矣,书香不可不继。此行亦大不得也。”

  罗昌儒抵任后,适逢黄巢之乱,道阻难归,遂流寓龙川兴宁(今属广东)。他将居所取名望先楼,以示不忘永兴朝阳先祖。有《自题像赞》诗云:

  朝廷拜命刺循州,桑梓轻离不自由。

  一片心悬忧国难,两行眉皱望先楼。

  乌纱盖顶曾何裨,宝带横腰曷断愁。

  翘首故园端有在,步从无日泪双流。

  【大冶金牛罗师庙】

  罗昌儒为罗氏入粤始祖,殁后葬于龙川(今属广东省河源市)老隆镇下泡水后山,其墓至今尚在。

  罗昌儒之后,历数世至清臣。清臣生孝忠,孝忠生居敬。居敬中进士,授福建汀州刺史。居敬生孟邻、孟郊、孟邦。孟邻为益州刺史,孟郊中进士,孟邦为县学禀生。

  罗孟郊(1092—1153),字耕甫,号休休,祖籍永兴,生于广东循州府兴宁县(今兴宁市)刁坊镇罗坝村。北宋宣和五年(1123)中举,次年成进士,为探花,授太学博士。累官至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掌制诰。

  罗孟郊任太学博士期间,正值蔡京专权,朝政日非。罗支持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揭露蔡京等人罪行,称为“六贼”。迫于压力,不久,宋钦宗将“六贼”之王黼等治罪。金人南侵,钦宗慑于金人的气焰,欲罢免主战派右丞相李纲之职,以讨好金人。罗孟郊再使陈东上书,要求留用李纲为国效力。

  绍兴十八年(1148),罗孟郊入翰林院。金人持续南侵,秦桧一意主和,孟郊与龙图学士叶三省、从政郎杨炜诸人极力反对。秦桧衔恨,以“饰非横议”之名,贬叶三省于筠州,贬杨炜于万安军,贬罗孟郊于兴国军(今阳新),时在绍兴二十一年(1151)。

  罗孟郊是已知的生活于黄石地区的第一个探花。

  罗孟郊在朝任职时,愤于时事,已动归隐之念,曾作《京中怀归》云:

  一自题名后,思归何日归。

  虽然着宫锦,不及舞斑衣。

  故里桑榆晚,他乡雨雪霏。

  庭前停玉轸,目送雁南飞。

  【罗氏宗祠】

  诗中所谓故里,当指循州兴宁。黜居兴国军后,罗孟郊选择甘棠山下风景秀美之地,建屋数椽栖身。自题门额曰翰林堂;凿池一亩,曰洗砚池。身为谪官,不与公事,倒也乐得轻松自在,只是一腔爱国热忱,无处安放。

  罗孟郊偶尔策杖闲行,遇二三野老,邀入荒村闲话,才知道历经天灾人祸,当地罗氏已近绝迹,但罗氏先人痕迹尚在,附近有罗家店、罗驮汊等地名,是当年罗氏聚居之明证。

  罗孟郊回顾家族历史,想到自己的先祖罗汉壑本是永兴人,而自己竟被贬故地,这难道是天意?父亲曾嘱咐他,若宦游至荆楚,可谋永兴一行,以寻上世遗迹。如今自己被贬兴国(在原永兴境),栖止于朝阳河畔,“望南山之耸拔,玩西流之清澌,不觉兴趣洒然”。

  罗孟郊作文追述往事,抒发心中感慨:“可见豫章柏林由于宜城枝江者也,永兴朝阳由于豫章柏林者也,循州龙川由于兴国朝阳者也。先进士数百年以上之权舍,乃后进士数百年以下受黜之草堂。青山绿水,吾家故物,固予小子之奇逢,实天子之赉也。”

  罗孟郊赴兴国途中,妻周氏病卒。次子罗钧同至兴国。罗孟郊与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枢密院编修胡铨(1102—1180)皆为主战派中坚人物,志趣相投,二人约为儿女亲家,罗钧娶胡铨之女为妻。

  罗孟郊过着放怀山水、屏绝人迹的隐居生活。两任知军薛朋龟、周紫芝先后登门拜访,他避而不见。周紫芝慕其高义,时以酥米馈之,并赠以诗云:

  湖边老守湖是家,湖光十里皆荷花。

  我来不见花如锦,但闻荷叶飞天涯。

  【宗祠门额】

  绍兴二十三年(1153),罗孟郊病殁,终年62岁,葬于兴国甘棠山下。

  秦桧死后,宋高宗下诏复用罗孟郊等53人,其时罗孟郊去世已两年多,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绍兴二十六年(1156)正月,为其墓立神道碑,撰文者为赐进士、庐州知军张文举,书写者为宣教右侍郎中、权兴国知军周紫芝,篆额者为奉礼部、知舞阳县事希寿。

  罗钧有三子:尧明、尧文、尧思。兄弟三人守父祖之墓,遂居甘棠山下,久之,繁衍为上罗、中罗、下罗,复为当地著姓。

  罗洪先(1504—1564)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江西吉水县人。中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后因直言时事得罪当道,罢归。他先是闭门谢客,穷研良知之学,后游历海内,遍访高人,考图观史,举凡天文、礼乐、阴阳、水利、攻守,无不悉心探究。所制《广舆图》,是我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

  罗洪先怀才抱德,却无法施展,因而看破世事,无意名场。曾作归隐诗十一首,其一云:

  独对青山一举昂,醒来歌舞醉来狂。

  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空自好,眼前傀儡为谁忙。

  得些生意随时过,光景无多易散场。

  【阳新飞云洞(牛湖洞)】

  罗洪先曾微行至阳新,与罗氏宗人往还。又曾隐居于今枫林镇牛湖山间的飞云洞(又称牛湖洞、戎湖洞),留下若干诗词题刻。其《飞云洞》诗云:

  富水南来第一峰,春深何处觅仙踪。

  白云有迹牛眠洞,丹灶无烟鹤立松。

  闲枕石床花影外,漫吹铁笛月明中。

  写真到此空谁识,归路飘岚两袖风。

  【2015年作者在中罗村考察】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岁在甲申,罗氏后裔在下罗畈建造了宗祠。后数次维修,1940年代复为侵华日军焚毁。

  清同治四年(1865),罗孟郊后裔兴国州罗有文致书兴宁罗仲期,信中说:“自(孟郊)公谪居兴国寄籍,由宋历元、明,以至本朝,未尝他徙。后考《广舆记》等书,始知公为宋循州兴宁人,特询原籍有无公裔。”悬隔七百余年,分居于湖北兴国和广东兴宁的罗氏宗亲,竟然恢复了联系。

  又一个甲申年(2004),罗氏族人重建宗祠。罗氏宗祠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宗祠东西两侧,分别建有恩祖祠和忠孝祠。

  这恩祖祠有何来历?说来又是一个传奇。

  元末,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兴国罗氏再遭劫难。罗孟郊的后裔罗衡远结怨于黑恶势力,阖门被害,唯其侥幸逃脱。他连夜逃命,过长江至广济县(今武穴市),入蓝姓大户家帮工。蓝氏见其勤劳忠厚,遂以女妻之,并赠予丰厚妆奁。

  朱明王朝建立后,战乱平息,罗衡远携妻小返回中罗故地,但见满目疮痍,村舍尽毁,自家老宅只剩一根石质门柱依然矗立。衡远夫妇睹柱兴感,矢志图强,不数年恢复旧业,渐成当地望族。其后人以“一柱遗风”象征祖宗奋发进取、艰难创业的精神,以此激励子孙后代。

  罗氏族人将恩祖蓝氏之生日阴历八月二十四日定为感恩节,视为春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阳新、大冶、通山、蕲春诸地方圆数百里之罗氏族裔齐聚中罗,家家摆宴,户户迎客,共同追思往事,祭祀恩祖,以此敦邻睦族,同乐太平。有诗纪中罗罗氏之传奇家史云:

  平地干戈乱若麻,红巾赶散各天涯。

  寻源务本传忠孝,一柱遗风举世夸!

  【本文原载《黄石日报》2023年8月17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