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重庆市交通综合执法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上线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全国统一标准系统(以下简称国标系统)微服务应用功能模块,服务保障交通执法非税收入网上和线下跨省通缴,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便民服务水平。
依托平台实施全市交通运输执法非税国标系统推广应用,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和工作举措,遵循使用“两码一渠道”(即全国统一的非税收入执收项目识别码、缴款识别码和缴款渠道)的国家标准,打破非税收入收缴的区域限制和行业壁垒,确保跨省通办落地落实,实现非税收入收缴相关票据电子化管理,提升监管规范性和服务便捷性。
按照平台微服务应用统一技术架构,平台精心设计国标系统非税收入收缴和电子票据两大功能模块,将所有非税管理数据均实时接入总队数据中心,提升非税数据采集、汇聚、存储、传输和应用等各环节的及时性、稳定性、安全性,确保非税功能模块与平台应用无缝挂接、数据有机融合、业务高效协同,提升应用效率。
平台非税国标系统微服务应用模块,涵盖了目前交通运输执法罚没收入、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没收违法所得等20余项非税门类,实现非税收缴项目全覆盖。同时,将非税收缴渠道统一调整为市财政局统一支付平台,当事人缴纳罚款可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POS机刷卡等多种支付方式实现“网上办、掌上办、马上办”,相关非税缴款直接进入市财政非税专户,即缴款即入账。
根据财政部、市财政局“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新型票据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平台非税国标系统微服务应用同步开发了电子票据管理模块,当事人支付交通违法罚款、路产赔偿等非税款项后,系统自动生成非税收入电子票据,当事人可通过财政部、市财政局、电子票夹微信小程序等互联网服务自行下载、验证和保存,既节约票据仓储管理成本,又方便当事人快捷获取收费票据,提升管理规范性、增强透明度。
下一步,总队将聚焦交通运输执法数字化转型目标,持续丰富完善、优化拓展核心信息系统功能应用,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和便民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