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智能建造施工助力“最难项目”建设  渝湘复线高速黄草乌江特大桥主桥合龙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交通运输

2024-05-20 00:00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字体:

  5月19日凌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黄草乌江特大桥主桥合龙。(中铁十五局供图)

  “主桥正式合龙!”5月19日凌晨0:30,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黄草乌江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节段长2米、重80吨的连续梁浇筑完成,严丝合缝地镶嵌在桥面上。这标志着全线控制性工程黄草乌江特大桥主桥合龙,预计今年6月底,大桥将进入沥青路面铺设阶段,为项目如期通车提供保障。

  黄草乌江特大桥由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参与投资、中铁十五局集团承建。大桥位于武隆的峡谷地带,地质为岩溶地貌,全长1702米,主跨为220米,桥面至江面高差超过180米,相当于60层楼高。

  建这座大桥,共需约1.1万吨钢筋和3万吨混凝土。“大桥能如期合龙,这与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采用智能建造施工有关。”中铁十五局渝湘复线高速13标总工程师胡文平说。

  搬运、切割、加工、成型……智能钢筋加工厂内,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忙碌不停,全环节无人自动化钢筋生产让生产效率提高约一倍。

  桥墩建设过程中,全智能液压爬模施工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运用智能顶升系统,只需一人操作控制爬模系统同步顶升,总时间缩短至半天。这样,整个主桥建造可以节约两个月。

  在线形控制方面,项目部在墩柱安装了应力和应变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风向和应力数据,并可实时智能预警,确保桥墩“挺拔”桥面笔直。

  在质量控制方面,项目部在墩柱和承台建设过程中,预埋了可自动监控温度和水流速度的冷水管,确保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内外温差均衡、温度适中,混凝土质量更稳定。

  “正是这一系列智能建造施工,解决了超高墩和大跨度施工难题,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中铁十五局巴彭路13标项目副经理徐永表示。目前,项目团队已取得3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

  据介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里程280公里,经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酉阳5个区县,包括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和武隆至道真三个路段,这是全市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内,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将建成通车,2025年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望全面建成通车。届时,市民驾车从中心城区到酉阳和秀山,用时将缩短1小时以上,重庆也将新增一条高速公路出海大通道。(记者 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