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大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不仅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助力发展,2025年伊始,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多措施并举、多方位施策,先后走访中船麦基嘉、中建五洲、南京高速齿轮等多家大件生产企业,精准把脉、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信易批,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南京市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轨道交通、航天航空、高端石化装备、重大电力设施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南京重点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大、体积大、重量大,整体构成全市大件运输市场的重要客户群体,服务好南京重点生产企业,对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全市普通国省道大件运输许可案件量由2019年不到1000件逐年增加至2024年的3.3万余件,增速迅猛。2024年,南京交通运输部门出台了10条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大件运输市场环境,其中就包括“信易批”等服务内容,努力在更大范围实现营商环境的提升。
“信易批”是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守信激励”是“信易批”的重要一环。“信易批”是基于大件运输企业履约守信情况,建立的大件运输行为评定机制,对生产主体、运输主体的资质和履约状况进行计分,并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分类,实施“绿色通道”“简易通道”“一般通道”“核查通道”等差异化服务和监管,让守信企业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总而言之,就是守信的企业免勘验,不守信的企业100%勘验。
大件运输审批可以按下“快进键”
2025年南京交通运输部门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持续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在保障重点生产企业方面,追求“精准服务”,持续发力。
2025年1月2日,南京交通执法总队走访南京重点船用设备生产商,位于江宁区的南京中船麦基嘉船舶装备有限公司。在座谈中了解到该企业对运输环节政策不了解,仅依靠承运企业自行申报许可,未能享受到便捷的审批服务。在进一步了解下,得知该企业生产的船用起重机吊臂、机柱和塔身,其重量、规格和通行线路等符合“信易批”条件。总队会同江宁交通执法大队当即将其纳入“信易批”体系,对该企业生产较重的吊臂、机柱等三类件实施远程勘验,对塔身等一、二类件实施免抽查勘验,省去等待执法人员上门勘验环节,产品周转效率得到提升。企业自己算了一笔账,每件产品起运前多等1天,成本增加1000元,按往年运输量和装货等待时间算,纳入“信易批”后,一年可节省约100万元。
在审批按下“快进键”的背后,不仅得益于完善的“信易批”体系,更得益于精准和靠前服务的意识。在“信易批”体系中,主体为“一对一”服务且行为规范等级“优秀”企业,对车货总重不超过100吨且申请线路、产品规格、运输车辆类型等信息与近期车货勘验、线路勘测信息一致,给予免车货勘验、免线路勘测;主体为纳入“一对一”服务且行为规范等级“良好”以上企业,对车货总重不超过150吨,通过出厂称重、外廓尺寸识别或其他自助设备自行实施车货勘验,联络员线上查验和认定,即远程勘验。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
2025年1月2日走访栖霞区中建五洲时,南京交通执法总队了解到该企业物流通道设置于厂区南门的汤龙路(S002省道),车辆出厂向南行驶有京沪铁路5米限高,向北受道路中分带限制,无法通行。导致约30%的设备受高度限制无法在厂内加工,高度超5米的设备考虑采取收货现场制造,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企业甚至考虑部分产业转移。
大件生产企业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帮助企业把大件“运出去”,是南京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责所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南京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时间前往路段管辖单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管局,会商在厂区南门汤龙路增加中分带开口事宜,双方达成一致,本着“服务能快则快,流程能简则简”的原则,纳入双方近期重点工作,目前增加中分带开口申请已提交至相关审批部门。通过中分带开口出厂车辆可以向北行驶,畅通了企业物流通道,据企业生产部门负责人介绍,如果通道打通,企业预计可以增加25%~30%的产品订单,总产值约3亿元,为本地增加税收超3千万元。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是南京交通运输部门对大件运输企业需求的精准把脉,是靠前服务带来的高效与便捷,是优化大件运输营商环境的本质所在。
为守信的重点生产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目前风电机组大型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新趋势,这些变化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给他们的货物运输带来困扰。2024年,位于江宁区的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向南京交通运输部门提出将齿轮箱顶部配套的风扇、支架等附件拆下来单独包装,随主件同车运输,一方面可避免风扇支架等脆弱件在运输途中变形,另一方面节省附件单独运输的成本。
按照规定大件运输一趟车只能运一件,南京交通执法总队坚持问题导向,努力为守信的重点生产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积极向省大件运输主管部门请示汇报,获得了上级部门支持,最终实现该企业可以将附件与主件同车运输。这对于南京交通执法总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突破,也是交通执法部门深入企业一线服务的创新实践。
2025年1月9日南京交通执法总队再次走访该企业,企业运输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采用携带附件运输的方式,已完成约1500趟次运输任务,估算节省了约200万元的运输成本。
化解困扰的背后是南京交通运输部门10条改革举措中的“畅通道”,即在企业承诺合规运输,车货外廊尺寸超限情形未改变的情况下,经审批部门同意,可在一次大件运输过程中携带2至3个单件不超过1吨且与主件匹配的附件,创新的审批模式有力支撑了该企业升级发展。
近年来全市大件运输许可办件量逐年增长、“大件”尺寸不断扩大、重量不断增加,从侧面也反映出大件运输渠道的不断畅通。近期南京交通运输部门正积极开辟过江新通道,超120吨大件未来可通过汽渡过江,打通大件运输断点;同步研发申请端“自动选线”功能,未来企业申请时,只需输入起点和终点,中间的路线自动生成,提升申请效率。
南京交通运输部门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保障了本地机械设备、压力容器、高速齿轮等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助力了制造业“加速度”发展。(市交通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