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南京交通受理的首艘涉及EEDI船模水池试验验证的船舶图纸审查业务——22500DWT近海散货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模拖曳水池试验在武汉理工大学ITTC会员水池正式启动。这一举措标志着南京市在落实船舶减排降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是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要求生效以来,江苏省交通系统内首艘开展船模水池试验验证的船舶。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五支队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现场见证。
EEDI作为一个衡量船舶“绿色程度”的指标,通过船模水池试验方式可以在船舶建造之前预测和优化其EEDI,从而鼓励造船厂和船东设计、建造和使用更环保、更节能的船舶。为全力推进南京水路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五支队一方面组织业务骨干积极参与EEDI培训、并专程赴武汉理工大学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调研学习;另一方面和船舶与海洋专业领域教授、专家就船舶EEDI水池验证及CFD计算技术要求等展开了深入交流,为稳步推进南京市新建船舶EEDI审图及检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交通执法总队将创新工作思路,持续强化与业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优质资源不断提升验船师专业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船舶设计单位、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机构的管理,严格船模物理水池试验单位资质,全力提升船舶能效,助力船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南京市水路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交通力量。(执法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