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荆彩这五年⑤】从“无地造林”到“林拥水乡”,荆州成为长江中游平原湖区样板和湖北唯一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荆州

2022-06-22 06:48 来源: 荆州发布
【字体:




  经过3年生态修复,曾经的沙市货运码头聚集地“改头换面”,蜕变为水清岸绿景美的柳林洲公园。夏日的傍晚,江风习习,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荆州柳林洲公园生态美如画。张梦瑶 摄
  柳林洲长江岸线焕然一新,是荆州打造沿江“千里绿廊”的一个缩影。2018年至2020年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三年行动中,荆州森林面积增至627万亩。3年间,荆州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6个县(市)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成森林城市群,成为长江中游平原湖区样板和湖北唯一。
  然而在此之前,“在哪里造林”一直是困扰荆州的最大难题。荆州地处平原湖区,耕地、湿地分别占市域国土面积的50%、30%,造林空间“先天不足”。
  突破口在哪儿?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期间,专程考察长江,明确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荆州造林绿化指明了方向。这一年,荆州率先在全省打响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战役,提出“用3年时间贯通长江绿色‘主动脉’”。但实践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工程量大、经费有限、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等问题,都是荆州推进长江岸线复绿面临的严酷现实。


  长江荆州段。
  长江径流荆州里程483公里,占全省近一半,8个县市区均分布在长江两岸,造林任务更是占全省70%以上。 既是困难,更是优势,独特的生态和自然条件决定荆州造林要做好“水文章”。
  以江为轴、以水为脉、以路为网、以田为片,荆州逐步探索出一条平原湖区“林拥水乡”的特色造林绿化之路,把长江两岸造林作为国土绿化主战场,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的原则,全面构建荆江两岸绿色生态景观廊道体系。
  破解“化工围江”、整治非法码头,让岸线披绿换新。荆州关停长江岸线343处非法码头并拆除340处,随后以乔、灌、草多层次栽植全部进行复绿。
  造林任务如何落实?资金如何筹集?荆州建立“一把手”主抓、党政同责的责任体系,形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书记抓造林”工作格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进长江岸线造林绿化,全市3年累计投入19.07亿元,撬动民间资本25.6亿元。
  如今,荆江两岸,绿意盎然。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三年行动中,荆州共完成长江两岸造林69.7万亩,相当于“种下”450个荆州园博园,新造林完成53.1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完成16.6万亩,全部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目标。2019年、2020年,荆州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战役被省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专项指挥部评定为“优秀”。
  记者万杨 通讯员陈建英
  编辑:龚天姝
  审核:安娇姣
  终审:程亮
  往期阅读


  ◆ 荆州日报重磅推出长篇报告文学《荆江巨变》
  ◆ 荆州消费“大礼包”来了!十八条重磅举措看过来
  ◆ 中欧班列“长江号”荆州专列首发
  ◆ 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荆州各地各部门在行动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