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会议高瞻远瞩,正本清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科学指引。会议指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了金融发展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信号。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要适应技术创新这一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要求。既重视适合渐进技术改良的间接融资,又重视支持创新的股权融资,基于资本市场探索的市场化定价模式,引导资金向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集聚,规范根植于市场创新的融资方式,提高金融体系对前沿领域创新项目的筛选效率,提升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效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以技术升级为主要依托的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适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要围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目标,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金融结构,增强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协同推进经济金融体系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针对性部署,形成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合力。
要适应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中西部基建、新能源产业链、农业现代化等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罕见的“滞胀”格局,我国经济亦行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关键阶段,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夯实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国情,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