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AI经纪人”现身武汉高校 可让科技成果与企业高效精准对接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科技创新

2025-04-22 00:0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何突破“实验室围墙”?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理工大学采访时获悉,该校创新推出“理工知链——面向科创成果转化的智慧大脑”项目,以“AI经纪人”角色精准破解产学研对接难题,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装上“智能引擎”。

  据了解,作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关键抓手,这一项目以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为技术底座,整合300万条规模以上企业数据、20万项高价值专利、3万条区域产业动态数据及30万项高校科技成果,构建“数据—技术—场景”产业创新生态闭环。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冬林向记者演示了“理工知链”大模型,其智能匹配能力令人惊叹。比如输入“宜昌市西陵区”,平台“思考”片刻后即生成该区域产业图谱,并推荐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专家团队。再比如,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若计划去广东省,平台可实时输出广东省材料行业企业名录,涵盖联系方式、技术需求等关键信息,变“盲选对接”为“精准触达”。

  “传统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赖熟人和朋友推荐,效率低、匹配度差。”项目负责人陈冬林介绍,平台通过大模型智能体和推荐引擎技术,实现了“需求洞察智能化”——当仿生材料技术滞留实验室时,系统已捕捉到相关行业对新型生物材料的需求缺口;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寻求技术突破时,算法从20万项成果中精准匹配一教授团队的涂层技术方案,让“沉睡的专利”与企业痛点高效链接。

  “理工知链”通过搭建高校、政府、企业三端协同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梗阻”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陈冬林表示,“理工知链”将持续深化“四链”融合生态,力争3年内服务全国超过10所高校、20个重点城市,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