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奔腾,创新激荡。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紧扣国家战略,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从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首创落地,到“股债联动”模式的创新实践,再到投行引擎对产业格局的加速重塑,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以金融活水浇灌荆楚创新沃土,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
破壁:知产赋能开启融资新路径
在武汉东西湖区,欧泰达模具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批为头部车企配套的钢材配件正在加紧赶制。作为全省首笔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获得者,这家手握多项专利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曾因“轻资产”屡屡受困于融资难题。今年3月,随着湖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出台,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迅速行动,仅用36小时便为其发放196万元纯信用贷款。“不用抵押厂房,不用找担保公司,专利就是‘硬通货’!”企业负责人李峰的感慨,道出了无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心声。
这场“及时雨”的背后,是金融改革的又一次创新举措。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与科技企业间横亘着“信息难对称、模式难匹配、供需难平衡、风控难配套”等四难。作为国有大行,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部署,率先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工作。依托省科技厅“智慧大脑”平台,根据企业科技创新要素生成的知识价值评价模型,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人才、研发投入等7个指标进行评价,“知识价值” 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指标,构建起动态化“科创积分”评价体系,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让知识有价,给智慧赋权。据悉,为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该行不断打破科技与金融的专业壁垒,识别新赛道、培育好企业、打造新动能。在武汉市的金融机构中率先与“汉融通”平台完成系统和接口对接,打通信息交互通道,实现走访摸排、银企对接、授信放款、数据统计等功能的线上办理。为推动科技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该行深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各类场景,不断丰富产品供给,2024年初创新推出的“人才贷”,以人才资质为核心授信依据,服务对象涵盖区级以上人才及高校精英,授信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自上线以来,已为光谷25名人才提供4067万元授信。
政策与实践的碰撞,催生出一系列创新突破。在宜昌科创园,创业者扫码进入交行“科创金融直通车”专区,系统自动生成授信预评估;在襄阳高新区,交行客户经理手持移动终端走进实验室,现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荆山楚水间,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一步步实现“知产”变“资产”,助力更多科技型企业突破资金瓶颈,为区域经济注入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
深耕:护航民企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湖北民营经济奔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金融活水正精准浇灌着创新沃土。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8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90%的高新技术企业均诞生于民营领域,创新浓度位居中部榜首。亮眼的数据背后,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以金融之力奏响着服务民营经济的最强音。
以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核心,该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聚焦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普惠小微、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不断推动金融资源精准触达市场主体,并充分发挥全牌照、综合化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涵盖股权投资、债券融资、金融租赁等在内的一体化融资服务,多维度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截至今年一季度,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673亿元,资金精准滴灌至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16条重点产业链。
3月31日,一笔10亿元债转股业务落地,标志着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服务民营经济迈向新台阶。针对某民营新能源车企研发支出大、资产负债率较高的痛点,该行创新采用“股债联动”模式:既通过技术研发贷款保障企业研发支出,又以债转股业务优化其财务结构,同时设计股权上翻、市场化转让等多元化退出路径,不仅满足了企业财务规范需求,也保障了投资安全。
“这次合作让我们后期的研发投入更有底气了!”企业负责人在签约现场感慨。而这种“融资+融智”的服务理念,也同样贯穿在该行支持民营企业降杠杆、稳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中,针对民营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构建起立体化服务体系:为“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投贷联动”方案,加速支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针对外向型企业,整合汇率避险、离岸融资等工具推出“跨境金融包”,让湖北民企“走出去”更有底气;在绿色转型领域,运用经营主体的无形资产,拓宽绿色融资渠道,更创新运用碳排放权质押融资让减排成效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持续完善“商行+投行”服务体系,助力更多湖北民企在新时代经济浪潮中,成长为引领产业变革的参天大树。
聚力:投行引擎激活产业新格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则是激活创新的“催化剂”。积极发挥投行业务创新优势,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主动牵手省内投资机构与产业龙头,将目光聚焦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在股权项目合作中持续发力,为湖北做强做优“51020”现代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在光谷未来科技城,新一代闪存芯片正加速量产。以股权直投基金为抓手,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联合交银投资,通过落地全省首支AIC基金,将耐心资本注入“卡脖子”关键技术企业,让金融支持从“短期输血”转向“长期赋能”。
充分发挥交通银行“综合化、国际化”优势,整合交银集团租赁、信托、保险、资管、投资等子公司资源,不断扩充服务产业升级的“工具箱”。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秉持“全产品、全链条、全周期”服务理念,在年初成功为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绿色超短期融资券,规模达10亿元。这笔业务不仅是该行时隔近十年与海油集团成员单位在债务融资工具领域的再度携手,更是2025年市场首单绿色债券,实现了该行在绿色超短期融资券领域的零突破,有力推动了全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服务绿色金融的深入实施。
在多个领域,金融创新的涟漪也在不断外延。3月27日,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再次实现突破,落地系统内首单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Pre - REITs)并购项目,规模5.85亿元。作为全国首笔民营医药物流仓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这一项目的背后,是该行各部门高效协作、深度参与基金组建,从结算、托管到并购贷款,提供全流程、全方位金融服务,展现出强大的业务协同能力和专业水平,见证着投行服务的有力蜕变。
数据显示,一季度该行投行业务融资规模达183亿元,在全国交行系统排名第二。从股权融资到债券承销,从融资租赁到综合服务,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紧跟国家政策,不断向产业类客户转型,布局新质生产力,投行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同时,也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筑牢根基。
大江奔流,千帆竞发。当金融活水穿越实验室、生产线、产业园的层层阡陌,中部崛起的土地上,一幅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画卷正泼墨成型。站在新起点,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创新,不断拓宽服务边界,以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腾飞书写更有力的交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