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可重复使用数十次的火箭,明年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上,一系列服务百姓生活的创新科技成果亮相。
人形机器人“天工”近期再升级
走进展馆便能发现,机器人成了每个展区的标配,五花八门的机器人有的挥手迎接观众,有的趴在地上做俯卧撑,还有的在整个展馆内跑来跑去。
“大家好,我是天工……”在亦庄展区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天工”挥起手臂,来了一段表演秀。此次亮相的是“天工”第一次发布的版本,迄今为止,“天工”已迭代三次。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天工2.0”也将在近期发布。
从外观上看,“天工2.0”与之前版本有所不同,采用黑、白色的全新外观设计,更加酷炫,身高也比“天工1.0”要高出10厘米、达到1.73米,体重73千克。“天工2.0”将是国内首个针对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的人形机器人,也就是在平地行走时保持直膝行走的拟人姿态,在面对台阶、斜坡、楼梯、坑洼路面等复杂地形时实时调整为稳定步态,从而具备面对泛化地形的高通过性。
在各个展区穿梭的双足机器人“TRON 1”跑起来非常快,急速转身都不会跌倒。“它可以兼顾人形机器人双腿结构的简易构型,设有多个接口,能根据需求搭载多样化扩展配件,支持跨领域科研需求。”逐际动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器械精准绘制大脑“地图”
科博会上,一批高端医疗器械惊艳亮相,勾画出医疗创新带来的未来图景。图湃医疗展示了最新的眼科手术设备——数字化全息扫频OCT术中导航显微镜。“过去,医生透过显微镜进行眼科手术,主要起到放大相关结构、组织的功能,而引入OCT技术后,医生不仅能够看得清,还能够像CT一样对相关结构、组织进行‘透视’,看得更加立体,从而助力医生更精准地完成手术。”图湃医疗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看到,展示现场的显微镜前放了一朵康乃馨,通过引入OCT技术的显微镜,不仅花朵的片片花瓣被放大,显示屏幕上还能呈现穿透花瓣的立体画面,从而更好地辅助医生进行手术。
“首创”“领先”“第一”密集亮相
“行业首创”“国内首次”“全球领先”……记者在各大展区内发现,不少新技术、新产品前面都带着这样的标签,展示着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
“这款关节模组将电机、减速器、驱动器深度集成,突破传统伺服电机30%的体积限制,重量仅为传统伺服电机的六分之一,却可提供高达3倍的扭矩密度,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运动性能。”北京灵足时代公司技术运营李黔琦介绍。
亦庄企业云驰未来科技展出了一整套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通过车规级可规模化量产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应急响应机制,其中的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是首发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