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国际博物馆日
这两天
人民日报的“博物馆演唱会”
可火了~
击鼓说唱俑
三星堆黄金面具
兵马俑……
接连 说唱battle
今天
泰州市博物馆内的文物们
也解除了“时光封印”
成了“话痨 ”
毕竟
一转眼,几千年了
快来快来
Ta们急吼吼地 想和你
唠 唠 嗑儿~
”
#01
雄性麋鹿骨架亚化石 (新石器时代)
七千年前,这里东临大海,温暖湿润, 滩涂草地茂盛,水源充足。我和同伴们都喜欢这里,掘食草根、肆意奔跑,处处留下我 们的足迹。 我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呢—— 体大如牛、枝骨粗壮,枝角完整、形状美丽! 1976年12月,姜堰向阳河工地 ,我再次出现, 成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 唯一一具基本完整的 新石器时代的雄性麋鹿亚化石骨骼标本。
#02
五铢钱 (西汉)
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 我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我的枚重约3克至4克,这不但影响了此后中国历代的铸币,同时和国外很多通用货币重量相当,今天你们使用的五角硬币(3.8克)也在这个区间范围内哦! 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 我的发 行, 开启了汉朝五铢钱的先河 。 直到东汉末年,上下400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 1959年,我在泰州城西的一个汉墓重现天日, 和我一起出土的小伙伴,还有绳纹砖、陶器、铁器、铜镜等。
#03
鎏金神兽纹铜镜 (东汉)
1958年,一座泰州的汉墓被发掘出来, 我呼吸到了千年之后的空气。 我是东汉时代才兴起的铜镜品种。 正面微凸,背面高浮雕鎏金, 扁圆形钮,上有线刻花纹,连珠形钮座,纽座上下左右为浮雕神像—— 上面一组,相对而坐的是伯牙和子期;下面一组,虎齿豹尾的是西王母,两旁为侍臣;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双臂化作羽翅的神像,大约就是神话中的不死仙人王子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神兽环伺其中。 我的外周是铭文带和边饰带, 铭文记录时间、刻写吉祥语,历久弥新,共同祈求平安、长寿。
#04
莲瓣纹青釉盖罐 (南朝)
我 是 瓷器走向成熟时期的一件杰出代表作品。 我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翠,釉面玻璃质感极强,充分体现了瓷器高温釉的特点,一般出自湖南湘阴窑。 1994 年 11月 , 我在泰州西郊出土, 和我一同被发现的15件南朝瓷器都闪耀着青釉的明光。而我是最后的主角——造型圆浑,古朴庄 重,体型较大,是同类青釉瓷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之后我先后参加了 全国考古新发现展览 和 江苏省国宝展览, 收获无数赞赏目光。 精美莲瓣纹,是我精华所在,自“佛花”莲花衍生而来。 数千年来,我始终寄托着人们对安定祥和生活的向往……
#05
瑞兽葡萄纹铜镜 (唐朝)
我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唐代,因 装饰奇异、纹样充满神秘色彩,而有 “多迷之镜”、“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等称号。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最终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吉祥图案。 我呈圆形,伏兽纽,镜背分为内外二区。 内区葡萄枝叶繁茂、果实饱满,象征着“多子多福”,叶与果相间搭配, 沿圈带次序排列;6个瑞兽嬉于葡萄枝间, 兽体丰腴健硕、姿态各异,有“长寿祥瑞”等寓意 。 外区葡萄枝蔓交错,各种飞鸟走兽环绕其中。 在我之前,中国铜镜多以瑞兽为装饰纹样, 到了唐朝,花鸟植物纹和瑞兽纹在我身上交融一体 , 足以窥见当时宽松多元的文化氛围,感受魂牵梦萦的盛唐气象……
#06
蕉叶纹绿釉如意形枕 (宋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这是我那个时代的词人李清照所作的《醉花阴》 。我 因颜色如青白玉一般,故而被唤作“玉枕”。 其实 我并不是用玉做成,我是个“瓷娃娃”,天生带着几分凉意。我系出名门,是吉州窑上乘之作。 1984年11月,我在泰州市城西南出土。 我面似 如意,开光内刻着三片摇曳的芭蕉叶, 锯齿般的边缘和纤细的叶脉十分生动。 我的底部印有“陈家记号”四个字, 除底面施透明釉以外,其余均为低温绿釉。
枕着我似暗香盈袖,做一场宋朝的梦……
#07
白地黑花牡丹纹罐 (元朝)
我唇口微外卷,上腹外鼓,下腹斜收, 内壁满施黑釉,外壁绘有白地黑花图案, 腹部四个开光海棠图形内各绘一朵宝相花, 花纹黑褐色,造型和绘画风格粗犷豪放, 花卉纹行笔舒畅流利,花形描绘肥大饱满、活泼多姿。 我出自磁州窑。 1967年,我出土于海陵凤凰墩。 198 9年的初春,文博人在一户居民家中重新发现了我。我是家中老太她的老伴儿在 田里挖到的,因为完整就带回家装油了,老太把我捐献给了博物馆。不久,市里还专门召开了文物捐赠表扬大会,后来我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从油罐到国宝,我再次焕发光彩! 不得不说,我所处的元代历史十分短暂, 加之元末明初在泰州地区兵火涂炭, 留存至今的元代遗物十分稀少。 我如今成为泰州展示元代民间艺术的一个活教材。
#08
暗花缎绣孔雀纹补服 (明朝)
我是一件官服,盘领、右衽、宽袖, 面料为八宝四合如意纹暗花缎, 前胸后背各缀一块空绣孔雀纹补。 1981年10月底,徐蕃夫妇合葬墓在泰州市东郊鲍坝被发现, 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我也重见天日。 胸口的方型刺绣补子,在黄、红相间的彩色祥云间, 一对凌空飞翔的孔雀活灵活现如同新绣的作品,让人惊叹!只是过了不久,色彩慢慢褪去。 我的主人徐蕃,生于明朝中期,明弘治时进士, 那是明最鼎盛的时期,朝野奢靡之风渐起, 而他生性俭淡,不置妾媵, 谏武宗裁汰冗费,弹权宦贪赃枉法, 几经生死,有古之贤者风范。 一如他胸前的孔雀, 身怀九德,为心中的盛世而为。
#09
郑板桥《墨竹图》 (清朝)
板桥先生以“难得糊涂”天下知名,以独特的墨竹傲立古代画竹高手。 我是他辞官后于乾隆二十二年所画的一幅作品。 几杆横斜穿插的竹子,在微风的拂动下竞展风姿; 几层浓淡相衬的竹叶,呈现前后近远的竹林景色。 竹杆清秀劲挺,竹叶偏锋取势,疏与密、舍与取恰到好处。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上巳初。 说与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 “乱石铺街”体写出的画中题诗让人回味三分。 由墨竹想到竹笋、想 到了家乡江边美味鲥鱼。 然这一切都没有在竹影下读书美妙。 有幸,数百年后我们仍能共情这份先生的雅致……
◆图:泰州市博物馆 ◆编辑:殷雅伦 刘晓婧
【泰州发布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点
和
发布君陪伴你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