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推动文旅振兴!泸县​力争创建非遗高地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泸州

2022-01-26 18:38 来源: 泸州发布
【字体:




  流光溢彩、百花齐放、卧虎藏龙……这是文化泸县。
  听得见岁月行走的声音,看得见时光雕刻出来的艺术,这也是文化泸县。
  善用优秀的文化遗产,让文明新风处处洋溢……还是文化泸县。
  如今
  这座千年古县的步伐将迈得更大
  积极推动文旅提质升级
  力争创建世界非遗高地!


  泸县,底气何来?
  答案是: 来自于这里已经聚集了105 个非遗项目,其中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1个省级非遗项目;
  来自于围绕“东翼”特色发展战略目标,通过不断创新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方式,让千年文化与文旅市场深度对接,互为支撑,焕发出勃勃生机。
  探寻龙城文化
  做强千年古县优质内涵
  伴着铿锵的鼓点,舞龙者脚步越来越快,翻飞的彩色巨龙时而盘旋,时而起伏,让围观者目不暇接,喝彩声阵阵。
  1月25日,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暨四川省“千龙千狮闹新春” 示范展演活动在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拉开帷幕。
  作为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四川展演点之一,本次集中展演以龙狮队伍为载体贯穿全场,并配以歌舞欢腾的“村晚”民俗表演,融合丰富多彩的非遗元素,不仅生动展现了泸县传统民俗文化,也铺展开一幅“千龙千狮闹新春,锦绣天府歌盛世”的新春贺岁图。


  泸县,“龙城”。
  1996年, 泸县龙脑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大龙雕的石板梁桥。
  这座跨越泸州至隆昌古驿道的重要桥梁,修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2018年开放)里面,上千件石刻让人仿佛回到两千年前的南宋。
  经权威认证, 泸县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为密集的宋代石刻群地。


  每逢正月十五,成千上万的游客远道而来,只为欣赏一番地道的泸县舞龙表演。
  2006年,泸县雨坛彩龙荣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并先后荣获文化部“首届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最高奖“神龙腾飞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多项大奖。


  龙桥、宋代石刻、龙舞,三个艺术“国宝”,赋予了泸县独特、独有、深厚的城市内涵 :拥有包括龙脑桥等龙桥180余座,其龙桥文物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是中国唯一;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龙文化之乡”……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泸县龙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并向争创“世界非遗”迈出了步伐。
  “它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特点之一——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市政协委员简放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建议。
  从内联上,泸县可把三个“国宝”优势有机融合,增强自身实力。
  在外联上,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做优‘东翼’,泸县龙桥群可借势与周边优质文化遗址牵手,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泸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冯秋兰介绍
  目前,泸县正着力构建龙桥、龙舞、龙雕三位一体、同生共存的龙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传承龙文化的工作体系。
  下一步,还将紧紧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着力做好“传承、融合、协作”三篇文章,打造引领川南、示范全省、影响全国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贡献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文化篇”的泸县作为。


  善用文化遗产
  涵养文明新风村风民俗
  街头巷尾,书屋、书香亭、文化走廊随处可见;
  街道社区设有“百姓茶馆”,定期邀请本土艺术家来宣讲,开展“走近非遗”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走进泸县,一幅幅“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的风貌迎面而来。
  “良好的乡风民风,需要更有力的文化举措来支撑。”冯秋兰告诉记者,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文化涵养工程”,泸县已经前瞻性地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泸县通过因地制宜优化布局,让农家书屋的功能得以最大化发挥;通过大力倡导村规民约,让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发;通过充分融合乡村美景和文化传统,遏制陈规陋习,有力推进了全县文明传承和治理升级。
  如果说穿梭千年时光而来的文化遗产
  是沁润泸县民风民俗的“密码”之一
  那么坚持文旅特色板块同步发展
  用文化为青山碧水注入灵魂
  则可以让乡村更加宜居宜游


  龙桥文化生态园位于泸县北部,园区内生态资源富集,河湾池塘星罗棋布,文化积淀丰厚,以龙为主题的民间故事种类繁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优美的人文自然条件,是泸县文旅发展的主体部分。
  近年来,泸县通过对乡村环境、田园景观、龙文化景观、建筑风貌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了其整体特色。


  此外,位于县城东部的文旅示范带已见雏形:
  其中以道林沟景区为依托,积极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出集休闲旅游、生态采摘、风味品尝、康养度假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康旅融合上,打造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
  在西部采摘体验带中:
  泸县依托区位、产业、生态等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沿江生态蔬菜采摘产业,依托国家级龙眼生产基地,集聚沿江旅游资源,做强了“春赏菜花,夏收蔬菜,秋摘龙眼,冬采柑橘”的生态旅游经济。
  融合本土特色
  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搭起戏台,抹上脂粉,舞蹈、杂技、演唱轮番上场。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草根艺术家”和农民演艺团队应运而生,在泸县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曲艺、歌舞、小品、杂技……每年正月初五,在泸县花园干道人民广场大舞台上,一个个歌舞表演精彩上演,一场场技艺高超的曲艺杂技轮番上演,热烈的掌声、欢快的笑语,成为泸县特有的文化气息。


  近年来,泸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以文化为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强塑地方文化IP,推进非遗传承与保护,加强龙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创建。
  举办了龙文化周、农民演艺大舞台、“云上文化年,好看走泸县”线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并利用三下乡、非遗传习基地、编写教学课程等方式培训文化产业人才,让文化为旅游赋能,有力促进了泸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1年、2022年,虽然连续两年受疫情影响没有举办线下春晚,但泸县人民独特的“年味”却没有缺席。
  泸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首先探索“云端”新模式,将线上搬到线上,精心拍摄制作了“曲艺杂技飞云端,农民演艺贺新年”为主题的农民演艺活动;
  其次,在新媒体官方微信、抖音@泸县文旅进行云上展播,让全国人民都可以通过手机品味到这场文化盛宴。


  “透过舞台,全国观众看到了泸县人民的勤劳朴素和聪明才智。透过舞台,还拉近了全国观众与泸县之间的距离。在泸县人心里,舞台承载了我们建设家乡的美好梦想,也是对千年文化的发展传承。”冯秋兰告诉记者。
  让优秀的文化根植于民间沃土,根植于民心,是泸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不变的初心和目标。并通过进一步发挥本地特色农民演艺资源优势,扶持培育出一支支“草根艺术团”扎根农村,致力于打造享誉全国的农村文化品牌,让农民演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今年,泸县文旅发展特色进一步显现,其中龙舞庄园景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古佛山·道林沟樱桃采摘节暨首届巴蜀栈道越野赛、玉龙湖第五届端午诗会、第十届金秋龙眼采摘节成功举办。
  下一步还将争创国家级龙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蓝图既定
  泸县文旅发展蹄疾步稳












  - END -
  消息回顾:
  ●祝贺!泸州这些集体和个人获省级表彰,多个社区获省级表扬
  ●热线公布!这5项妇幼疾病检测,符合条件的泸州人免费做
  ● 国务院发布重磅交通规划!多方面提及泸州
  泸州日报记者 刘梅 图片由泸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 编辑丨陈相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