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宋韵泸州?|?石刻侍者手上一本书,揭露了泸州一个“秘密”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泸州

2022-07-26 20:23 来源: 泸州发布
【字体:




  侍者捧书,尽显尊礼崇礼;悠悠白塔,传承千年孝道;一方墓志,彰显仁爱忠义……这些古老的石刻与建筑为证,宋朝时期的泸州人,不仅知书爱书、通情达理,更尚礼仪、重孝道、有善心、存大义。而这些美好的品德,传承800年,也依旧在今天无数泸州人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着。
  侍者捧书 | 象征尊礼崇礼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南宋高浮雕持书男侍石刻”。 侍者头戴幞头,浓眉大眼,身穿圆领宽袖长襦,腰系双绦带。 其特别之处在于,人物左臂肘部弯曲略上抬至胸前,手捧一本书籍。 书籍上的字迹尽管已经模糊,隐约还是能辨出“礼记全”三字。


  南宋·高浮雕持书男侍石刻
  《礼记全》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经博物馆研究员查证,宋代历史中尚未寻得《礼记全》一书的相关记载。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尊石刻侍者手中所捧的《礼记全》,应该是“《礼记》全集”之意。
  “四书五经”之一的《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礼记》刚“出道”时,本来只是“三礼天团”(《仪礼》《周礼》《礼记》)成员之一,但宋代以后,却一跃成为“团宠”,位居“三礼”之首。
  可以想见,两宋时期,人们对于《礼记》是何等热爱与追捧。尤其是《礼记》中《内则》篇章,专门对家庭礼则,如侍奉父母、孝敬公婆等孝老敬亲礼制进行了详尽的叙述,这使得孝文化备受宋人推崇,甚至将其贯穿到学校教育、人事任用、法律制度等各个领域。
  悠悠白塔 | 传承孝道文化
  “泸州城内有座塔,隔天只有一尺八。江风吹动塔铃响,报恩寻孝传天涯……”这是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打造的泸州河川剧《报恩记》中的一段台词。


  报恩塔
  说起宋朝人崇尚孝道,藏身水井沟闹市的报恩塔最有发言权——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正是泸南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相传,当年冯楫在自己的寿宴上,有幸认出失散多年已沦为乞丐的瞎母。冯楫此后日日焚香祷告,终于令母亲重见光明,于是修建报恩塔以表感恩之情。
  在宋代,统治者向下推行孝礼的同时,自己也躬身示范。无论身为天子还是皇室子弟,亦或为官一任,都必须遵从孝礼,并带动一方百姓尊礼仪、崇孝道。如宋太祖赵匡胤,就在母亲得病后“上侍药饵,不离左右”。而冯楫修建报恩塔,也有以此教化泸州的老百姓要尊老敬老、传承孝道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据史书记载,为官泸州期间,冯楫也颇有作为。他防治水患,加固城墙,恳请朝廷准予减除泸州叙府、长宁等地田土与人口税,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一方墓志 | 彰显仁爱忠义
  2013年4月,合江县榕佑乡(现榕山镇)发现一片规模庞大的宋代墓葬群,其中一处墓穴中出土了一方墓志铭《宋故侯居士墓志铭》。


  《宋故侯居士墓志铭》
  据墓志铭记载,这位侯姓居士是一位富裕而有仁爱之心的人。首先,他对家族进行周济:“季父母无子,事之愈于所生,奉其丧礼弥谨。”即对于无儿子的季父母,侯居士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侍奉他们超过了亲生的子女;在他们逝世之后,又谨遵丧礼,全然是一个大孝子的角色。其次,他对外人同样乐善好施:“贫者随宜给济,病者奉药粥,死者具葬,有求墓田者不取一钱,与之。”
  如果说侍奉季父母、救济贫病者还只是侯居士的小慈善、小同情的话,那么,响应朝廷号召,助国于危难之际,则是他关心国家命运的大境界,更是其人格升华的突出体现。“靖康初,朝廷下劝诱助国之诏,居士曰:‘方时艰虞,智者献谋,勇者竭力,富者出财,其为忠义一也。私藏无益,孰若推之少资国计邪?赏则吾不觊也。’”话语朴实真诚。
  据《宋史》记载,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南下逼近东京,北宋朝廷颁布“助国之诏”,号召智者出谋划策、勇猛者竭尽全力、富有者捐钱献物。在泸州,正是因为有侯居士这样明事理、顾大局的富民,朝廷的“助国诏”才真正地落实了下去。
  今日泸州 | 延续传统美德
  孝老、敬亲、尊礼、仁善、爱国……这些美好的品德,尽管随着时代变迁,其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变化,但直至今日,人们也一直在传承坚守,并继续发扬光大。


  泸州大街小巷的公益广告,传递文明风尚
  在泸州城区各大公园中,随处可见对孝、善、忠义等文化的宣传。如以“忠义”为主题的忠山公园,强调要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忠诚,强调公平正义、坚守信仰,以义制利、见义勇为。以“积善”为主题的建设公园,设置有仁德榜、孝德榜、诚德榜、爱德榜等。
  泸州人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孝亲、敬老、友善、见义勇为的模范。仅今年第一、二季度,就有龙马潭区特兴街道幸福村村民梁天英、合江县望龙镇望龙社区居民汪宇因获评“泸州好人•孝老爱亲好人”;00后外卖小哥罗虫董获评“四川好人•见义勇为好人”……他们身体力行,向社会大众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泸州人身上的种种美德,仍在不断传承延续。


  - END -
  消息回顾:
  ● 四川第二届长征精神主题论坛——四渡赤水·泸州论坛举行
  ● 泸州学霸双胞胎:一个清华,一个北大!网友:这样的孩子如何批发?
  ● 报名中!泸县政协办公室公开考核招聘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四渡赤水·泸州论坛丨总结四渡赤水“泸州贡献”,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来源丨川江都市报
  记者:杨理
  编辑丨李倩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