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走读长江?·?看见泸州?|?水码头:繁华谢幕余遗韵,安享寻常是生活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泸州

2022-07-28 22:16 来源: 泸州发布
【字体:






  万里长江,无数码头因水而兴。在长江泸州段,一段15公里长的江岸,就有两个古老的水码头。
  它们兴盛于明清时期,曾是商贸重地,物资集散辐射八方。历代先民勤劳生活于此,古老的建筑有巧妙设计,凝结着智慧。
  穿过昔日的繁荣,这两个水码头已远离喧嚣,以寂寥的表情,成为让人识读长江文化的一片拼图。


  新溪古街
  壹新溪子:古代版“海绵城市”
  从泸州的长江、沱江汇合处,顺江而下约20公里,是泸县兆雅镇新溪村。通往长江的800米老街,就是泸州人称为新溪子的所在。老街有大门,门上金色的“新溪”二字,庄重大气;进了大门,往前约15米,是遗存的已无门梁的老门。青石板路从街头直到街尾,沿街老房是明清时期的悬山式穿斗立木结构建筑,呈现出同一种建筑形制。
  居民门前,大多放着清代的圆形石凳,偶有石碾、石磨等老物件。




  新溪子老街一角。谢波 摄
  根据《泸州地名史话》介绍,新溪子早在宋元之际就是川江水驿。由于明代朝廷加强对水驿的管制,泸州的黄舣、新溪子、弥陀统归黄舣水驿管理;清代乾隆年间,为新溪场。清代道光至宣统时,新溪场是周边兆雅、青狮、杨九坎、石马物资进出的水码头。这里曾经是泸县最大的米市。泸州、重庆、乐山、犍为等地来的货船在这里停靠,装货、卸货,运出大米、菜油等,卸下盐、布匹等,用马驮到云锦、立石、玄滩等地。
  72岁的马建中,一直生活在新溪子。他说,这条街的模样没有改变。他记得1960年代,新溪子的盐卖0.15元1斤,而兆雅的盐价是1斤0.16元,比新溪子多1分钱运费。


  新溪子老街一角。谢波 摄
  老街地形呈凹状,两边高、中间低,低凹处是一座小石桥,一条小溪从桥下穿过。老街路面宽达3.3米,由长2米、宽0.4米的青条石铺成,两边各有宽0.65米的排水沟,与水溪相通。
  马建中说,他在街上住了72年,无论遇到多大的雨,他的房屋从没有发生过积水现象。
  老街完整的排水设计,有效防止了内涝,犹如古代版本的“海绵城市”系统。


  新溪子老街
  新溪子老街通往长江方向,尽头是另一道大门。整个老街,一头一尾两道大门,二门一关闭,可保全街安全。风雨可进,匪盗不可入。
  回眸远看,新溪子像是建造在长江边的陡岩上。
  老街通往长江边的,是一条七弯八拐的陡峭的青石板路,宽约2米。每隔20余米或拐弯处,即有一棵树龄上百年的巨大的黄桷树。树荫如盖,为挑夫提供歇脚、乘凉、避风、躲雨的便利。场上居民说,通往江边的石板路上,这种古老的黄桷树有12棵。




  新溪子老街通往长江边的路上,古老的黄桷树绿荫如盖。谢波 摄
  泸州市博物馆的李正山说,新溪子老街的街面很宽,排水系统完善;尤其是码头石板路旁的这些老黄桷树,见证、记录着古代长江边的码头文化。这些特点,在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码头中也属罕见。
  贰新路口:10万石抗战粮从此出川
  从新溪子沿长江顺流而下约15公里,进入泸县太伏镇地界,沿岸种着连片的桂圆树。岸边的石梯旁,一棵巨大的黄桷树,犹如地标一般。
  这里是名为新路口的水码头。
  一条青石板路,从江边石梯向前延伸,连接着一条老街。街两旁,是一幢幢木结构的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临街是商铺。有几条小巷,从不同的位置直通江边,路上青石板的棱角已经磨得溜圆。


  新溪子老街入口。谢波 摄
  据《泸州地名史话》讲述,张献忠率部十万大军从水陆两路入川,水路人马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十月占重庆,十二月溯江而上拿下合江焦滩,直逼五里场。官兵与义军展开激战。混战中,五里场被大火烧掉。清雍正七年,朝廷按每乡均有水路进出为由,凤仪乡辖立石、涂场、万寿、五通、万定、自云、伏龙、五里10保,唯有五里场距长江最近,于是在临江依山之处兴建一新场,以利于凤仪10保粮油盐茶酒进出,因而取名新路口。
  后来,为了保障凤仪的物资集散和农产品贸易,新路口一改十日三场为十日四场,即逢二、五、八、十赶场,其中逢十为赶大场。每逢新路口赶场,沿长江岸的中兴、黄舣、弥陀、泰安、分水岭、兆雅等地的商贩头天下午就提前到新路口,住进栈房,第二天天亮就沿街、沿江岸交易。从泸州小市码头下来的揽载船,从合江上来的三板货船停靠于此,装卸货物。新路口这个长江水码头一派繁荣。


  新路口曾经是凤仪乡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抗战时期,泸县的大米从这里装船运往重庆,一天运粮的大船就有20多艘。
  1938年10月,泸县调运军粮10万石保武汉。当时,从太伏、兆雅、立石、万定、五龙调运的大米,每天挑粮上船不下千石,从早到晚,挑粮的人连成线,每小时就有三五艘大船离开码头,顺江直下。“泸州人大抗战,军粮赶运出四川”在新路口传为美谈。


  新溪子老街
  叁老街居民:寻常生活中守望遗韵
  马建中在新溪子经营着一家商店,卖副食、日用品,已经10余年。这是全街唯一的商店。他对记者说:“商店的生意一般。”
  回忆起新溪子老街曾经的繁荣,马建中说,以前,新溪子是新路乡政府驻地,有一个粮站,是泸县的两大粮站之一,再加上这里又是水码头,装船、卸载,进出的货物多,闹热得很;街上的商店多,生意好得很。
  “记得好像是1968年,泸永路修好了,从新溪子外面2公里的地方经过;再后来新溪子划成了兆雅镇的一个街村。几十年来,新溪子的样子没有变,只是逐渐变得冷清了。”
  街上,有一所“新溪小学”,校门紧闭。马建中说,这所学校几年前就撤了,街上的小孩上学,要去两公里多远的兆雅。
  街上,一间摆着四张方桌的老茶馆里,空无一人。
  新溪子老街,整洁、冷清,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还在守望着这条老街、这个长江边的水码头。




  停用的新溪小学。谢波 摄
  在新路口,路面一条条石板的缝隙中,长出了密密的野草。每一道临街大门均紧闭着。街边,一根竹竿上晾着几件衣服,有两个簸箕铺满了竹笋片,暴晒在阳光下,似乎在宣示这条街还有人居住。
  从码头往上,直到街尾,有一座建于清代的泥瓦房。
  59岁的高大定居住在这里。
  他说,以前,街上商店多,卖副食、布匹、衣服。从泸州到重庆、合江、弥陀的船,在这里停靠。粮食、生猪运上船。从船上卸下的货,盐、煤、糖、酒运到白云、万定、五通、观音滩等地。很多挑夫靠运货生活,挑十七八里,可以挣几角钱。1970年代,街上拥挤得很。摆摊子的人要用手把货摊扶好,以免来往的人挤倒货摊。但是现在,这里很少有外人来,住在新路口街上的,已经不到20个人,而且几乎都是老年人。
  进入交通网络空前发达的当代,历经几百年变迁的新溪子、新路口,失去了水码头的原始功能,挥别了繁荣,江边再也没有川江号子响起,只剩下那些未变的明清建筑、设施,乃至老街的居民,还在守望着长江码头文化的遗韵。




  - END -
  消息回顾:
  ● 报名8月1日截止|四川省直招军士,包括40个专业大类
  ● 盛会×3!7月29日泸州又有大事
  ●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 省委工作会议上,杨林兴谈“泸州做法”
  ● 泸州长江五桥又有新进展:三个工程预算评审中标
  来源丨泸州日报
  记者:李家平
  编辑丨李倩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