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宋韵泸州丨女化妆、男簪花,宋朝泸州人个个美美哒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泸州

2022-08-11 20:34 来源: 泸州发布
【字体:


  牡丹、茶花、芍药……泸州爱种花的不少,但如今几乎无人愿意将鲜花摘下戴在头上。毕竟,以现代审美的眼光看,不是孩童嬉闹、不去舞台表演,簪花未免太俗气。
  其实不然。时间倒放,回到800年前的宋朝。那时候的泸州人,无论弱冠还是古稀,男女都喜欢在发髻上簪朵花——这在当时可是时尚。此外,在泸州众多宋代石刻藏品中,我们还不难发现精致的铜镜或银镜,装有粉饼、粉扑的妆奁,抹着头油的“抿子”……可以说,宋朝时期的泸州人,可是过得漂亮又精致。


  是爱美也是嘉奖 武士也会簪朵花
  将一朵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插入发髻,在宋朝,可不是女子的专属。在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中,一尊石刻武士双目圆睁,甚是威严,可头上的兜鍪上却簪着一只花朵,且花冠巨大,还配着叶片。观展者不妨自行脑补这位武士的配色——头顶红花绿叶,手里重型兵器闪着银光,对比确实有点强烈。
  在众多石刻人物中仔细搜寻一番,女子、舞者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一位普普通通的男侍者,竟然也在头巾上簪着一朵巨大的鲜花。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男子本阳刚,簪花太违和,难道是因为宋朝承平日久、重文轻武,人人都“不爱武装爱红装”?


  武士簪花。
  “宋代男子簪花,在泸州地区发现的宋代石刻中,有着较多的实物印证。这与宋代人的审美观有关,更与朝代的政治、风俗有关。”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副馆长徐朝纲介绍,其实,男性簪花现象在唐朝已有,不过蔚然成风还是在宋朝。泸州宋代石刻中出现的众多簪花男性形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相关研究表明,是宋代的政治舞台给了男人更多簪花亮相的机会,其中,武士簪花不仅是爱美,更是一种仪式感和荣耀感,可能是对其立功的一种嘉奖证明。
  如此看来,武士“头戴大红花”,同样能彰显其英勇和荣耀。难怪描写宋朝故事的《水浒传》中,杨雄、燕青、蔡庆等梁山好汉也都爱戴花。
  当然,簪花在人人爱美的宋朝,绝非只是男人的“专利”。据记载,宋朝妇女所戴之花品类繁多,新鲜的应季之花都可簪戴,并随时节而变。一般春天多簪梅花、牡丹、芍药、桃花、杏花等;夏天则戴茉莉花、石榴花、荷花等;秋天为菊花、秋葵等等。宋末元初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上元之夜,“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是为春天之戴;同样是周密写的《乾淳岁时记》中记载,六月时节,苿莉花刚上市,“其价甚(高),妇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数十券,不过供一饷之娱耳”。价格不菲的花朵只可一晌美丽,但妇人不惜金钱,可见爱花戴花之情的浓烈。


  侍女手握一面镜子。
  少女妇人捧镜架每日对镜把妆化
  头上簪朵花,好看不看好,与衣服颜色搭不搭,自然得照照镜子仔细研究下。
  在泸州宋代石刻中,就有大量握着捧着镜子、镜架的人物形象。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身份都是侍者,有抬着镜架的妇人,也有将镜子置于胸前的少女。他们手中的用品,不过一面寻常的镜子,可雕刻它们的工匠却宁愿多费心力,只为凸显不同的镜面形状,以及每面镜子不同的细节——有的镜子,背面的菱形雕花清晰可见;有的镜子,下端还接着长长的蝴蝶结。
  宋人的镜子,有铜镜也有银镜,铜镜多为菱花形或圆形,其中,圆镜常与交椅式镜架搭配使用,通常由侍女手捧莲盘,镜架置于莲盘之上。铜镜与镜架之间还有扣合机关,便于取下,握在手中照照细节之处。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一块如横梁装饰的藏品中,甚至还刻有“飞天宝镜”图。宋人将三足金乌,即中国神话传说中驾车的神鸟,和玉兔一起镶于铜镜中,寓意“日月宝鉴”,保护逝者不受侵扰。
  想来,一面小小的镜子,对宋朝人来说同样非常重要。每日对镜梳妆,已是宋人生活的固有习惯。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无论古今,从未改变。


  侍女捧着一面镜子。
  脸上化个美白妆发丝抹上桂花油
  对镜化妆,化妆盒自然也不能少。泸州不少宋代石刻人物手中捧着的妆奁,里面除了放有镜子,也少不了粉扑、水粉等化妆品。
  你看泸州宋代石刻中的女子,身段窈窕,气质娴雅,发髻各异。服饰虽然大多简洁,妆容却不失精致。正如宋朝史学家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中所写:“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描绘的就是一位清丽婉约的女子,身着青烟翠雾一般的罗衣,将头发挽成一个云髻,脸上化着淡淡的妆容。


  捧奁侍女。
  在妆容上,宋朝女性同样有自己清新雅致的风格,基本以“梅花妆”为主。梅花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美白,要用加水调和的铅粉即水粉来实现。
  当然,光美白还不行,白里还得透点红。抹腮红也是化妆不可缺少的一环,宋代时女子喜爱用胭脂和粉妆搭配使用,淡抹胭脂,以达到娇艳的效果。
  化妆自然也离不开画眉和涂口红。与唐朝不同,宋朝女子把黛眉变成了墨眉——以墨画眉是当时的普遍方法,且眉妆主要以细长为主,十分衬托女子的娇媚柔弱。口红则用朱砂或胭脂做成,宋朝女子的唇妆主要是“点红唇”的样式,由唐朝的风格发展而来。
  化好妆,梳好发髻,还要抹上一点头油。泸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南宋侍女石刻中,人物右手搭巾,左手拿着抿子。抿子,就是妇女梳头时抹油等用的小刷子。在宋代,最流行的是头油是“香发木犀油”,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桂花油”。


  侍者头上一朵花。
  勤洗澡 常刷牙 宋朝人爱美也讲卫生
  “在宋代,有钱的主人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化妆包’,专门装打扮用的胭脂、水粉;普通人家也很重视个人形象,单是头饰就非常漂亮,有各种精致的发簪、簪花。”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副馆长罗玉兰说,宋朝人对生活的讲究,一点不亚于今天的人,这不仅体现在爱打扮,还体现在讲卫生上。
  泸州不少宋代石刻中,展现的是男侍、女仆备侍的场景。他们手中常常握着或搭着一张长巾,一看就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实用品。对个体形象和清洁度都有较高的追求,同样是宋人爱美的体现之一。
  从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宋代《妃子浴儿图》中就不难看出,古人很早就有爱干净、讲卫生的传统。在宋代,夏天是每晚都必须洗澡的,即所谓 “每暑夕浴”;定期洗浴甚至成为一种官方休假制度。北宋名臣蒲宗孟就以爱好洗澡闻名,规矩还特别讲究,有“小大澡浴之别”。据记载,他隔一天一小澡浴,用水三斛,使用仆人五六名;隔两天一大澡浴,用水五斛,使用仆人八九名。宋代叶梦得的《石林燕语》中记载,洗澡在当时中上层人士中已经成为一种起码的卫生习惯。
  公共澡堂也出现在宋朝,与之共生的一种职业就是搓澡工。经营浴室的商人组成行会,称为“香水行”——古人将沐浴的水称为“香汤”,故由此得名。苏东坡就是公共澡堂的常客,还被搓澡工搓出了“人生感慨”,留下一阙《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补》中还提到,“姑往茶邸少憩,邸之中则是浴室也”,证明当时的老百姓喝茶、沐浴是一条龙服务,绝对的既爱干净又会享受。


  侍女左手握“梳子”,右手挽长巾。
  除了对洗澡情有独钟,宋代人还很重视口腔卫生,不少人坚持早晚刷牙。罗玉兰介绍,成都中药博物馆展出的一把宋代牙刷,堪称医史文物珍品:这把竹柄牙刷距今已1000年,虽然牙刷头部所植的毛束由于年岁长久早已消失,但仍然可以分辨出植毛部有十二个植毛孔,分为两排,每排有六个孔眼。牙刷柄为圆形,植毛部的柄为扁平长方形,与现代牙刷极为相似。
  事实上,牙刷的使用在宋代已经比较普遍。南宋临安城街市上有售“刷牙子”,即牙刷,用“马尾之毛”制成;金子巷口还有一家 “傅官人刷牙铺”,则是专门销售牙刷的商店。
  此外,宋代还有揩牙粉、固齿药,以及“以补种堕牙为业”的医生,专门替人镶补牙齿。据记载,有人“早晚揩牙”,结果“年逾九十,牙齿都不疏豁,亦无风虫”,并且 “食肉尚能齿决之”。


  - END -
  消息回顾:
  ● 泸州上亿元经费助力109个项目推进前期工作,涉及龙透关大桥等
  ● 走读长江·看见泸州丨大河帮小河味,长江在泸州孕育的杰作
  ● 泸州市人民政府任免一批干部
  来源:川江都市报
  记者:杨理
  编辑丨陈相竹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