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16时,泸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19日傍晚到20日白天我市将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雨量普遍大雨到暴雨,个别地方累计雨量超过150毫米,过程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5~8级阵风等强对流天气。20日16时又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
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先后发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信息。
7月20日01时-19时,泸州市7个区(县)普降暴雨,各区(县)最大降雨量分别为江阳区(分水岭回龙寺212.6毫米),龙马潭区(胡市122.4毫米),纳溪区(龙车阳坡181.9毫米),泸县(福集天洋109.8毫米),合江县(尧坝仙顶212.5毫米),叙永县(黄坭183.0毫米),古蔺县(观文荒田157.1毫米)。
本轮强降雨叠加上游来水等影响,引发合江县小槽河天堂岩水文站洪峰水位超保证水位1.29m;大槽河福宝二桥水位站洪峰水位超保证水位0.91m;大槽河南滩水文站洪峰水位超保证水位0.34m。造成合江县福宝镇、石龙镇、先滩镇、尧坝镇部分场镇被淹,在合江及古叙山区发生不同规模和程度的滑坡、崩塌等灾情(险情),部分房屋、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
预警发出后,市委主要领导坐镇市应急指挥中心,视频调度指挥防汛减灾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坚决果断快速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赶赴灾情最重的合江县现场指挥救援。
面对汛情,市、县、乡、村、组五级应急指挥体系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滚动开展会商研判,及时发出预警和风险提示。
“白米镇,这里是市应急指挥中心,请报告你镇防汛应急组织情况。”
“全部镇干部已就位,应急救援队已到位。9个水库风险点已全部排查,落实防范措施。”
按照“强降雨出现在哪里、调度喊醒叫应到哪里”,从19日16时到21日7时,市防汛联合指挥部视频调度和抽查了7个区(县)、54个乡镇街道,102名防灾责任人,36处地灾点、48处山洪危险区,18个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工地营地,始终绷紧预警传递、风险防范、隐患排查、转移避险“全链条”,逐级落实预警预报双直达机制,联动涉灾区(县)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
“多亏了他们提前上门来喊我们撤离,不然现在可能人都没得了!”叙永县后山镇海力村村民程邦采心有余悸地说道。
7月20日6时,叙永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2时30分,后山镇海力村一社社长万兰巡查桃子埂时,听见山体隐隐作响,并伴有道路阵阵晃动,路边坎出现裂缝,存在发生山体滑坡风险。她毫不犹豫,立即向镇党委政府报告,并组织群众转移,截至14时30分,直接受威胁区域转移7户14人已全部转移。随后该区域发生山体滑坡,3栋房屋被掩埋。由于转移避险及时,3户4人转危为安。同时,后山镇加强排查,扩大涉险转移范围,共计组织20户41人避险转移,并落实管控措施,严防次生灾害。
后山镇海力村村干部组织涉险群众转移避险
这样的高度警惕和有力有序的处置应对,不仅在叙永县。
7月19日晚—20日清晨,合江县石龙镇干部一夜未眠。
“我一直死死盯到水位线,6时38分的时候,短短十分钟水位就上涨了40厘米,镇上立即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组织群众转移避险。”石龙镇应急办副主任陈帅回忆起当天紧张的撤离行动,感到疲惫而欣慰,在他的“吹哨”之下,镇上所有干部职工分三组迅速行动,半小时内组织三岔口沿岸高风险区域居民全部撤离,两小时内所有风险点全部撤离,并落实管控措施,妥善做好转移安置,坚决做到不安全不返回。
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紧急转移合江县石龙镇被困群众
截至2025年7月21日17时30分,本轮暴雨造成江阳、纳溪、泸县、合江、叙永、古蔺等6个区县82个乡镇(街道)17000余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4098户10791人,无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