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我市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质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马鞍山

2025-01-08 08:03 来源: 马鞍山日报
【字体:

  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全省第一,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居全省首位;50项民生实事“落地开花”,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一解决;以深化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力回应了群众的期待……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2024年,“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质,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马鞍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在推动共同富裕上一马当先,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收入稳步增长共富步伐坚实

  农闲时节,围炉煮茶。日前,在和县景田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玲和村民开心地聊着2024年收成以及2025年春耕的相关事宜。

  2013年,李玲从湖北荆门来到安徽和县,在丈夫的家乡和丈夫一起创业,后来成立了景田种植家庭农场。成为“新农人”的同时,她也不忘带领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积极为周边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带动近40人实现了就业。“在和县妇联的牵头下,我们在2024年成立了‘徽姑娘’联盟,原先在我农场工作的五名妇女也成立了家庭农场,大家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如今的‘抱团取暖’。在经营的过程中,我也为她们提供技术指导以及种子、农药、化肥等‘一条龙’服务。相比2023年,她们的收入增长了20%,一年下来多了五六万元收入。”李玲高兴地说,大家干得越来越有劲了!

  含山县农民机手在进行机械插秧劳动竞赛。(资料图)

  收入是民生之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高品质生活,就要牢牢牵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个“牛鼻子”,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为此,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富民政策,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我市坚持多措并举,围绕“就业带动、产业联动、资源撬动、帮扶拉动”,推动含山大米、和县蔬菜、当涂水产等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我市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不断加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与此同时,我市始终把富民优先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富民惠民步伐,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居全省首位。居民四大类收入保持全面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居民增收基础更加牢固,增收势头更足、韧性更强。

  收入的增加,带来的是消费潜力的释放。据统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服务消费市场供给不断增加,在马鞍山,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服务性消费已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居民发展型、享受型、保健型消费支出持续稳定增长。

  50项民生实事温暖群众心坎

  “这个改造真是太好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在花山区金家庄街道梧桐雅苑小区,66岁的陶春秋对家中的无障碍改造十分满意。

  2024年,在市残联开展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实事中,朱忠静家庭被确定为享受对象。市、县两级残联为朱忠静家庭确定了个性化改造方案。无障碍改造解决了朱忠静如厕、洗浴等日常生活不便的问题。对于改造的项目,朱忠静家人感到很满意。

  图为儿童和市民在当涂县护城河悦书房里阅读书籍。(资料图)记者 储灿林 摄

  2024年10月,我市首家公办托育园——雨山区秀山文苑托育园正式开园。该托育园具备专业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托育环境,采取“医育结合”模式,从孩子的生长发育、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开展全日照护,为婴幼儿提供温馨、安全、优良的托育环境,有效满足了众多家庭的需求,尤其是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我和我爱人平时都要上班,孩子没人带,秀山文苑托育园是公办托育园,采取‘医育结合’模式,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们很放心。”市民张先生说道。

  雨山区秀山文苑托育园。(资料图)

  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医疗救助;实施“安心托幼”行动,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扎实推进“老有所学”行动,让老年人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基本实现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2024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省定50项民生实事,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办好,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感到幸福。

  改革激发活力厚植民生福祉

  近日,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全市“民声呼应”诉求办理工作培训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通过此次培训,市民声呼应诉求办理的工作人员对工作规范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升了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以及办理质效。

  以“民声”定“民生”,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我市开展“民呼我应惠万家”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

  作为我省自2023年起在民生领域推出的一项全新工作机制,“民声呼应”工作机制搭建了群众诉求到领导案头的“直通桥梁”。我市积极打造民声呼应“升级版”,建立了统一的民声呼应管理系统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市级层面统一归集、统一交办、统一回复,推动民声呼应工作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转变、从单打独斗向统筹联动转变、从解决单个问题向注重源头防范转变。

  珍珠园社区“全科社工”综合服务窗口。(资料图)

  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城乡困难群众所思所盼,马鞍山还顶格推进“困有所扶”集成改革,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困难群众,努力让困难群众脸上有笑、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聚焦“一老一小”、医疗健康、应急救援、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主题,我市还常态化开展每月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聚焦物业矛盾纠纷化解,马鞍山全面推行“12345”工作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以党建引领推进小区治理、物业管理服务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层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同样在2024年,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了“全科社工”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试点工作,全市20个社区纳入首批“全科社工”试点社区,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

  走好群众路线,倾听群众诉求。群众关注什么,改革就着眼什么。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马鞍山正用其独特的方式,让温暖直抵人心,让幸福触手可及。

  记者 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