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壳了!”

“出壳了!”
经过30余天孵化 昨天上午11点50分 在浦口区江浦街道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 它的第四只宝宝破壳 24小时内迎接了4个新生命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实施 南京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周边自然生态越来越好
曾远走他乡的野生鸟类水雉 也成双成对返回繁衍

6月6日,爱鸟人士金先生在公园附近的水塘上发现,一群珍稀的水雉安家落户了,并有了“下一代”——4枚水雉鸟蛋。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将水雉列为近危物种。

“在南京的夏候鸟中 水雉是最美的”

水雉喜欢在宽而厚的 芡实叶面上繁育 有“水凤凰”之称


西江口社区书记朱振华介绍,社区对“水雉孵化”区域非常重视,对“孵化”池塘周边采取措施:拉起警戒线、架上3台监控,安排网格员定期巡查。
池塘主人顾先生面对即将收获的芡实无法采摘变现,刚开始还有点舍不得,但最终也加入了保护“水雉孵化”的行列。在多方托举之下,珍稀鸟类返回湿地成功繁衍后代,水雉一家终得团聚。




水雉宝宝出壳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鲁长虎认为, 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长江沿岸环境不断修复改善,这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着巨大作用。
“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大家齐心协力,山与水相映 鸟与林相依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正在南京徐徐展开”

内容来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章庆 丁劼 费寿涛
图片视频来源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劼;通讯员 贲道春 编辑 | 刘蓓 校对 | 张洋珊 责编 | 钱奕羽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