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武攀峰,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土壤科科长,正高级工程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产业教授(研究生导师类)。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三五”人才一流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南通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眼睛”和“哨兵”。今年9月,我们的最新微塑料监测研究成果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实现了我国微塑料监测从“0”到“1”的突破。从2005年至今,我亲历了环境监测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南通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
我从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从事过包括水、气、土、噪声、核与辐射等所有环境要素的监测工作。记得刚工作那会儿,站里的监测手段还比较原始,基本靠手工采样,结束后样品瓶送回实验室分析。那是一个采样靠“飞檐走壁”的时代:大夏天,顺着直梯爬上企业楼顶监测平台;冒着严寒酷暑,钻进热电厂烟囱夹套里,在烟气高温炙烤中开展废气监测;忍受着晕船的煎熬,下江入海开展水质监测;夜半时分,在蚊虫叮咬中开展噪声监测;披荆斩棘,在芦苇荡中开展土壤监测。在田间地头布设土壤采样点,取样后带回到实验室开展有毒有害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检测与数据分析,守护土壤安全。
艰苦,但慢慢也有了前进的喜悦。现在的我们,拥有大量先进的处理设备,从纯拼臂力和耐力的时期走出来了。从刚拥有第一台全自动进样气相色谱仪的欣喜,到现在拥有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各种大型高新仪器的自豪;从手工采样,到拥有监测船、走航车,再到各种无人采样设备;从全靠人工观测,到声呐捕捉江豚信息、国内首个AI技术监测鸟类。如今,南通已经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的智慧监测网络体系,做到污染源监控和分析研判“一图全览、一网监管、一键调度”。
劳保鞋、工作服、设备包是工作的标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我们的日常。我经常鼓励同事,只有对工作充满热爱,才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拓展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出成果,这就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象。
随着监测能力变得更强,我们的工作要求从原来的“三字经”——“真”“准”“全”,升级为“真、准、全、快、新”。要求高了,担子重了。过去,监测数据多是躺在报表里、锁在抽屉里,除了专业人员感兴趣,几乎没人看。2012年以前,空气污染程度如何公众还说不清。现在,我们的数据要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要及时发布出来,政府部门关心,社会公众关注。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朋友圈里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越来越多了。我和同事们的监测数据解码着南通的生态之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省内首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全省领先,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实现100%。更多新物种也在源源不断被发现,全市生物多样性物种达3789种,占全省物种记录总数的54.9%,其中热点区域与上一轮调查相比,新增了281种物种新观测记录。长江江豚、伪虎鲸、勺嘴鹬等珍稀濒危物种观测记录明显增加;销声匿迹多年的猪獾、萤火虫、豹猫,在江海大地上恢复了踪迹……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监测工作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水、气、声三要素监测,到现在的土壤、地下水、生态等多领域的监测,我们的工作力度、广度、深度都在不断加强。“十四五”期间,生物多样性指标首次被纳入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新污染物、碳等都成为我们监测的新领域。
2017年,我有幸获得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远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开展访学交流,接触到新污染物监测领域。回国后,我在国内当时一没采样装备、二没方法的情况下,组建团队开展项目研究,实现了我国微塑料监测从“0”到“1”的突破,至今已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四项,撰写的研究报告刊发在江苏省委信息专报。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新污染物监测方法的标准化,今年主持的课题《地表水微塑料监测技术规范》通过江苏省地方标准的立项。
按计划,2025年,江苏将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南通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时间紧、任务重,我和团队成员们将一起奔赴下一个“隐形的战场”。
日报记者 彭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