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9日,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将在成都举办。
对于攀枝花而言,每届西博会都是一场意义非凡的约会。通过这一平台,攀枝花打开了对外开放的一扇窗,不断加深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签约的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犹如澎湃活水,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让攀枝花开得更艳。
5月22日,走进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造”生产的景象让人耳目一新: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无人运输车往来穿梭,质检仪器的滴答声与生产线的嗡鸣交织在一起。在这里,年产6万吨的磷酸铁锂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一块块银灰色正极材料如流水般下线,随后将装车发往国内外新能源车企。
“这条生产线是我们一期一阶段项目,目前全线处于稳产和满产状态。”公司副总经理钟智伟介绍,目前,一期二阶段产线已完成主体厂房建设,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届时,项目总产能将达到15万吨,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
2023年6月,第十九届西博会期间,北京当升科技与攀枝花握手合作,这家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军企业选择将“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落户攀枝花。不到半年,项目一期一阶段产线便实现点火,并于2024年4月实现首批产品量产下线。2024年,实现超20亿元的新增产值。
西博会上,攀枝花与国内外宾客不仅是签订真金白银的投入,还有共赴未来、合作共赢的愿景与信心。第十九届西博会,攀枝花市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额149.44亿元。期间,在攀枝花特色产业推介会上,18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行业商协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享攀枝花特色产业投资机遇,共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大计。
签约是起点,落地是关键。攀枝花抓好目标管理、项目服务、督查考核,全力破解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抓目标刚性。在攀枝花,西博会签约项目不是“纸上数字”,而是“军令状”。我市将西博会签约项目履约建设情况纳入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考核,设立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等各项任务指标,压实各县(区)、园区推进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任务、明确人员、明确期限、明确考核,积极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产。
抓服务柔性。“企业座谈会”在攀枝花成为一项制度,每月市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问题当场交办,限时解决。常态化开展“进千企、解难题、送服务、促发展”走访调研,切实做好签约引进项目履约、开工、投产、运营等全程服务的“下半篇文章”,力所能及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持续跟进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固体废弃物环保治理及资源化利用、PCB线路板产业集群、花蔓邸城市综合体、川滇渝智能科技电商物流园等签约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抓考核活性。我市实施重大项目落地情况督查通报制度,严格落实按月统计、按季调度、年度考评的工作机制,将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情况按月进行通报,加大项目签约后落地推进、跟踪促建“下半篇文章”的考核力度,突出“奖优罚劣”“竞标揭榜”和“重点攻坚”,在全市范围内掀起项目促建热潮。
从签约项目的“加速度”落地,到外资招引的“零突破”攻坚;从钒钛新材料的“科技”实力,到阳光康养的“绿色”名片,攀枝花在西博会的舞台上不断书写着开放合作的精彩篇章。
第二十届西博会开幕在即,攀枝花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正如市经济合作局负责人所言:“西博会不仅是一场经贸盛会,更是一座桥梁,连接西部与全球,承载着攀枝花走向共富共美的未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 郑星)
审核: 郑淇夫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