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门口社区的“蝶变”方案,你最喜欢哪个?

日前,市住建委(市精细化办)联合市规划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局、团市委等单位,共同举办 “品质点亮城市·家门口的蝶变‘社区秀’设计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设计方案。至截止日, 共收到369个投稿方案,涉及全市16个区60余个街镇。这些点位有你家附近的吗?众多参选方案中,哪一个你更喜欢?可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参与投票。详见↓
请PICK您心中的满意方案吧↓

投票规则: 每个微信号,每个方案每天都可投一次
投票时间: 2月25日至3月6日
投票方式: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参与投票
投票攻略:
第一步:点击进入投票页面。

第二步:
(1)直接往下滑可查看全部点位
(2)点击某个区,可查看该区所有点位。

(3)了解具体点位方案可输入点位名称(图中示例:巨鹿路)。

第三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点击“投票”。


部分点位方案展示
迎春路下立交
306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设计运用上海浦东浦西分界线黄浦江的剪影,结合相邻上海科技馆标识中点元素,意在展现浦东新区在三十年时代大潮中的激流勇进、不畏向前。黄浦江剪影意具有亦是江也是路的含义,点元素则代表浦东新区三十年改造中的浪花,象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


307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对应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很难再想起过去的艰辛,所以基于这点打造出独有的隧道式陈列馆表现手法,红色砖墙结合现代现代波谱表现手法,营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隧道入口结合了一大会址建筑风格,即传统又现代,识别性和记忆性非常强。




308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该项目毗邻上海科技馆,科技氛围浓厚。项目立足中国的航天事业,以航天为主题,利用蓝色灯带制造科幻感,结合桥洞本来的形状,将其打造为一个个“空间站”。桥洞外的围墙用不同颜色植物构成的方格象征二进制的“0”和“1”,构成实现一切现代科技的基础。从外部走向桥洞内的过程,也是科技支撑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解。



309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是针对花木街道迎春路立交下通道做出形象提升。 作为浦东新区日常通勤的交通道,无数车辆都会穿行过立交下道。 而其所应该展现的是浦东新区的魅力和历史文化性。 为此有以下几点设计要点: 立交场面视觉丰富提升,打造浦东新区核心立交; 根据浦东新区的文化性,打造立交下景观长廊; 立交周围打造立体绿化,用景观赋予桥梁生命力; 赋予立交特色文化性,夜间亮化提升照亮浦东。



沪太路大场路立交南北的桥下空间
5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通过分析大场镇环岛周边居民区, 民用设施,以及场中路地铁站周边情况,将儿童游乐设施、数码运动电子科技设施、零售、景观等运用于设计中, 以达到大场镇环岛区域人车分流,丰富社区活动,优化城市空间的目的。

6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的场地位于沪太路大场路立交南北的桥下空间。在设计之初 , 希望所做的空间能够让过路人眼前一亮,同时兼顾实用性,保证后期养护的便利性以及经济性。因此,此次的设计为模块化绿植。使用立方体块绿植拼接而成,由个体组成团体。与以往的景观设计不同,将绿植立体化,并且是可移动式拼接,在每个立方体之间接设有金属卡扣,便于拆卸拼装,在仅有的空间作出更立体更多层次的效果。



7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以“百炼成钢,激活新生”为主题,本设计以沪太路大场路立交南北桥下交通绿岛作为引擎,激活桥下的活力空间“钢铁公园”,为周边区域打造动感生活剧场,以弥补周边居民公共活动功能空间不足。
交通环岛作为设计的核心重点,设计灵感来源于宝山名片——“宝钢”在炼钢的过程中,到达不同的温度,金属呈现出几十种不同的红色。环岛通过抽象出锅炉环绕着火焰的造型,同时采用不同色调的红色,再现“百炼成钢”的意象,打造一个“宝钢百色赤环”。
考虑到城市航拍视角,中间绿化空间以凤凰涅槃重生的抽象形象,以修剪的模纹图案呈现。


巨鹿路延中广场
105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设计的场地位于公园树林之中,树作为自然元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设计的形成也从树开始。整个项目希望营造出一个树里的活动空间,因此把树的年轮直接放大成为嵌入地下的室内空间的形式基础。然后一个轻盈的屋顶像一朵卷云一样在场地上空的林间盘旋,遮蔽半地下的建筑空间。尝试用提供城市公共功能空间的方式来激活整个延中广场。



106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个理想的城市应当是处处充满惊喜。本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最小的介入,创造性地使得城市中平淡空间焕发活力和激活人们的活动。
北侧入口和东北侧入口:为北侧的两处入口台阶增加趣味性。将上海老洋房的花砖图案装饰在台阶踢面上,既吸引周边居民攀登,又融入文化历史感,增加观赏性。

东南侧入口:为了增加公园的可达性,东南侧现状入口台阶较为平坦,台阶宽度2.7米,可在左侧增加1.2米无障碍坡道兼做慢步道。并保留 1.5 米的台阶。同时将上海老洋房的花砖图案装饰在台阶踢面上,吸引周边居民攀登。

零陵路枫林路路口(东南角)
18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首先从空间上,利用叠层花坛和休闲座桥相结合的方式,排狭长空间往纵向延停。
在功能性上,满足市民们的体健需求,为行人和附近工作的上班族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户外休闲空间;在观赏性上,对现有的技物进行重新设计配植,从颜色,季相,形态,气味等多方面综合设计,为停留的人群营造五感体验的景观空间。并且,在配置时多使用乡土植物,营造城市生态景观;在灯光的处理上,通过花坛中的景观灯,花坛上的嵌壁灯,座椅灯带等多层次光源营造浪漫的夜晚氛围,让这个绿化空间重新注入活力和生机,成为街头的绿地花园。


19号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该点位周围有多处写字楼、居民楼、商铺、以及地铁站、公交站,且点位位于十字路口,故人流量巨大。设计目的则是希望通过对枫林路拐角花坛的改造,可以改善路口人流动向混乱的问题,解决路口拥挤现状,同时为附近的居民、路人以及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足够的休憩场所。同时运用较为灵动的色彩作为地面铺装,附近写字楼内的工作员工可以通过俯视视角观赏到花坛全景,感受到流畅、活泼的气息,打破附近建筑的单一色调造成的视觉疲劳,希望能够给附近的各类用户一个轻松愉快的观赏体验。



资料:市住建委(市精细化办)
编辑:吴维嘉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