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惜!上海一江一河沿岸不少工业遗产已被拆除,相关部门回应→
曾用于生产新中国硬币的冲饼机、民国“大无畏牌”手电筒、1920年生产的清花机头、上海灯泡厂车间复原场景……最近,经过近一年改造提升的 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完成“变身”,本月中旬将重新开放 ,观众可身临其境感受苏州河两岸曾经工业林立的繁荣景象。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有数量繁多、分布广泛的工业遗产。数据显示,曾经, 沿“一江一河”两岸呈连续带形分布的工业遗产数量占全市总数的70% 。但多位市政协委员实地考察后发现,“一江一河”沿岸的不少工业遗产都已被拆除,亟待对留存建筑进行保护。
“特别是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由原先的成片变成了一个个点,这是很可惜的。” 2019年起,吴榕美等政协委员参与课题调研,一路寻访、搜集,几乎跑遍“一江一河”沿岸所有现存的工业遗产。在调研基础上,她和8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政府统筹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最近,相关建议得到承办部门积极回应。
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今年我们首次举办了‘一江一河’沿岸工业遗产摄影大赛,竟然收到了8000多组作品,很多人已经跟踪拍摄上海工业遗产30年。”关注上海工业遗产多年的吴榕美,谈起这个话题如数家珍。 她告诉记者,自己对工业遗产的关注,起源于曾购得的上海市文物局2009年出版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其中收录了290个上海工业遗产,包括简介、方位、地址和厂房、设备的照片以及详细的分布图等, “这些都是让我们感到十分自豪的遗产” 。
上海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我国的纺织、造船、机械、烟草、橡胶、钟表、光学等工业均发源于上海。资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上海工业产值占全国30%到40%。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国民经济的143个工业门类中上海有141个,是我国体量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城市。2015年,市文物局公布上海现存的工业遗产多达300处。
工业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城市记忆,也体现了城市品格和气质。“上海的工业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吴榕美说,现在大家提到男女平等、契约精神等等,恰恰也和上海最早有大量工厂以及产业工人有关。
但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苏州河沿岸我们走过好几遍,原先确实是成片的,现在走半天才能看到一个点位,只剩原来的面粉厂、火柴厂、造币厂等几处。”吴榕美直言,近10多年来,上海工业遗产存量呈现递减趋势,特别是苏州河边工业遗产的数量已屈指可数。资料显示, 2009年时苏州河十八湾沿岸有100多处工业遗存,如今留下不到三分之一 。
更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是一些保留下来的老工业建筑,也只剩了个空壳子。参与调研的委员们发现,有的工业遗产已经将原先老厂房的机器设备拆除倒卖,比如,曾有啤酒厂将一整套老式流水线设备拆除当废铜卖掉,经人提醒后,又花费上百万元重新做了一套新的当摆设。委员认为,工业遗产不能进行破坏性改造,更不能全部清空,至少要保留一些承载记忆的老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 苏州河两岸的工人运动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2021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董春欣带领学生抢救性采访收集上海船厂的工人事迹,发现船厂工人中有早期中共党员和烈士,他们将这些革命烈士和劳动模范的故事树立在原厂房边,得到老职工和家属的高度赞誉。
吴榕美回忆,当时收集了许多老职工的物件进行展览,“有些老职工是坐着轮椅专门来看展的,他们感到自己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没有被历史遗忘”。刘毛伢等委员也建议,要把苏州河两岸以工人运动为主要内涵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保护、开发和传承好,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和“一江一河”文化赋能添彩。
开发也是产业转型
谈及工业遗产保护的难处,建筑产权方和政府部门往往有一种顾虑:一旦确定要保护就“不太好开发”。因此也有人认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谈工业遗产保护是“奢侈”的。 2020年,记者参加市政协举行的一场提案专题座谈会时,一位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就直言问道: 建筑列入工业遗产名录后,是否会带来开发上的不便?
对此,委员们认为, 保护不是不能开发,两者并非对立关系,保护开发的本质是在保留建筑原来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调研中,大家发现,相较于苏州河,黄浦江沿岸的工业遗产保护得更好,特别是杨浦滨江,仍有26处没被破坏的老厂房和工业肌理。吴榕美对 杨树浦水厂 的印象非常深刻,虽然经过更新改造,但其内部的老机组并未拆除,还打造了博物馆用于展览。更难得的是,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水厂,依然承担着为市民供水的职能。
正是这些保留下来的老建筑,构成了提案的基础,也给了委员们奔走呼吁的信心, M50园区 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这座位于苏州河畔占地面积达35.45亩的园区,是信和纱厂旧址,厂区内保留有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万多平方米,部分生产设备也被保留下来。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吸引10多个国家100多家艺术机构入驻的创意园区。
“20世纪90年代粗纺厂停掉后,陆续有很多艺术家来到这里开起了工作室,经过20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园区艺术生态。”上海交界艺术机构总设计师毛泽梅是最早一批进驻的艺术家,1997年就把画室搬进了园区。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她的考虑是“厂房空间大,租金便宜,有利于创作”,而且“越是看着破破烂烂的地方,越引起艺术家的兴趣,可以激发灵感”。
M50创意园区 毛泽梅 摄
毛泽梅还参与了M50园区的风貌保护和规划改造工作。“这么多年来,厂区的整体形态没有太大变化,我们还保留了以前的电表间、水塔、纺织车间等,这是我们在做设计之初就确定的,一定要保护好原建筑的特征,这是园区的魅力所在。”
当然,仅有建筑是不够的,由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运维成本较高,若缺乏良好的“造血”机制,也将难以为继。在毛泽梅看来,M50的保护开发,更可视为产业转型的过程,从工人到艺术家,从纺织行业到创意产业,通过宏观规划和细节改造,营造出良好生态。
“现在,这里入驻了很多大咖级的艺术家和顶级画廊,还有各种充满创意的工作室。”毛泽梅不无自豪地说,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画廊、新媒体、快时尚产品的相关活动,“时尚+复古”也进一步吸引了更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进驻。
M50创意园区 毛泽梅 摄
“从开发利用模式上看,目前艺术画廊和创意产业是比较多的,多为中小型规模的工业厂区建筑改建或再利用。”研究工业遗产保护多年的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张松告诉记者,由于艺术空间运营成本较高,仅靠政府投入难以为继,最后仍要依靠市场机制以及周边商业开发。“目前国内的文化需求仍然不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充分,文化和商业要维持在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比重,这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激活文化艺术产业,为工业遗产空间运营提供更多支持。”
筹建上海工业博物馆
如果说过去拆除工业建筑是使“片”碎成了“点”,那么如今上海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则是重新“串珠成链”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处老建筑的意义已超越某个点位,上升为“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
“我们花了那么大力气实现‘一江一河’沿岸公共空间贯通,这是很不容易的成绩。”吴榕美说,为了做得更好,将来的滨水空间不应仅仅是城市公园,更应当提升其人文性,让人们不仅可以漫步,更愿意驻足停留。听一听这座城市的故事,工业遗产就是最适合的载体。
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委员的认同。委员们建议,将空置厂房通过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设计“一江一河”工业文化旅游线路,通过挖掘上海工业的发展史,使大众在“一江一河”游览驻足中认知历史,用创意激活工业遗产。
但是,由于工业遗产的保护还涉及产权等问题,落实到规划层面,需要不同部门协同,而且由于部分区域整体功能定位不明确,也并未形成独立的保护利用机制,这给相关执行部门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委员们建议借鉴德国鲁尔区政府专门成立执行机构的做法,由政府统筹工业遗产保护。政府可通过财政支持或收购其行政边界范围内的工业用地,按区域一体化开发原则对散点景区统一规划与开发。
最近
相关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
↓
市文化旅游局表示,下一步,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一江一河”沿岸为核心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加强工业遗产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与水岸景观旅游等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一江一河”两岸具有工业旅游开发价值的工业遗产等,创新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形成具有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品牌影响力、旅游吸引力的水岸工业旅游发展区域,不断推出工业旅游精品路线。
M50创意园区 毛泽梅 摄
委员们认为,博物馆是文化展示和旅游的主要载体之一,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创建上海近现代工业博物馆群。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也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建设上海工业博物馆,全面、系统展示上海工业发展历程。在展览定位上,上海工业博物馆应当打造成为留存工业文明记忆、承载城市文化缩影、彰显中国工业精神、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博物馆,系统、完整、生动地展示各个领域上海制造的成果。
在最近市政协召开的提案专题座谈会上,这一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市经济信息化委表示,下阶段,将会同文化旅游局等相关委办局,按照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标准,以建设工业旅游的新地标、工业记忆的承载地、工业文化的会客厅,打造集中展示上海工业发展的重要窗口等为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研究谋划,有序稳妥推进上海工业博物馆筹建相关工作。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顾杰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Rong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有数量繁多、分布广泛的工业遗产。数据显示,曾经, 沿“一江一河”两岸呈连续带形分布的工业遗产数量占全市总数的70% 。但多位市政协委员实地考察后发现,“一江一河”沿岸的不少工业遗产都已被拆除,亟待对留存建筑进行保护。
“特别是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由原先的成片变成了一个个点,这是很可惜的。” 2019年起,吴榕美等政协委员参与课题调研,一路寻访、搜集,几乎跑遍“一江一河”沿岸所有现存的工业遗产。在调研基础上,她和8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政府统筹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最近,相关建议得到承办部门积极回应。
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今年我们首次举办了‘一江一河’沿岸工业遗产摄影大赛,竟然收到了8000多组作品,很多人已经跟踪拍摄上海工业遗产30年。”关注上海工业遗产多年的吴榕美,谈起这个话题如数家珍。 她告诉记者,自己对工业遗产的关注,起源于曾购得的上海市文物局2009年出版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其中收录了290个上海工业遗产,包括简介、方位、地址和厂房、设备的照片以及详细的分布图等, “这些都是让我们感到十分自豪的遗产” 。
上海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我国的纺织、造船、机械、烟草、橡胶、钟表、光学等工业均发源于上海。资料显示,20世纪30年代,上海工业产值占全国30%到40%。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国民经济的143个工业门类中上海有141个,是我国体量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城市。2015年,市文物局公布上海现存的工业遗产多达300处。
工业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城市记忆,也体现了城市品格和气质。“上海的工业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吴榕美说,现在大家提到男女平等、契约精神等等,恰恰也和上海最早有大量工厂以及产业工人有关。
但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苏州河沿岸我们走过好几遍,原先确实是成片的,现在走半天才能看到一个点位,只剩原来的面粉厂、火柴厂、造币厂等几处。”吴榕美直言,近10多年来,上海工业遗产存量呈现递减趋势,特别是苏州河边工业遗产的数量已屈指可数。资料显示, 2009年时苏州河十八湾沿岸有100多处工业遗存,如今留下不到三分之一 。
更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是一些保留下来的老工业建筑,也只剩了个空壳子。参与调研的委员们发现,有的工业遗产已经将原先老厂房的机器设备拆除倒卖,比如,曾有啤酒厂将一整套老式流水线设备拆除当废铜卖掉,经人提醒后,又花费上百万元重新做了一套新的当摆设。委员认为,工业遗产不能进行破坏性改造,更不能全部清空,至少要保留一些承载记忆的老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 苏州河两岸的工人运动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2021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董春欣带领学生抢救性采访收集上海船厂的工人事迹,发现船厂工人中有早期中共党员和烈士,他们将这些革命烈士和劳动模范的故事树立在原厂房边,得到老职工和家属的高度赞誉。
吴榕美回忆,当时收集了许多老职工的物件进行展览,“有些老职工是坐着轮椅专门来看展的,他们感到自己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没有被历史遗忘”。刘毛伢等委员也建议,要把苏州河两岸以工人运动为主要内涵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保护、开发和传承好,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和“一江一河”文化赋能添彩。
开发也是产业转型
谈及工业遗产保护的难处,建筑产权方和政府部门往往有一种顾虑:一旦确定要保护就“不太好开发”。因此也有人认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谈工业遗产保护是“奢侈”的。 2020年,记者参加市政协举行的一场提案专题座谈会时,一位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就直言问道: 建筑列入工业遗产名录后,是否会带来开发上的不便?
对此,委员们认为, 保护不是不能开发,两者并非对立关系,保护开发的本质是在保留建筑原来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调研中,大家发现,相较于苏州河,黄浦江沿岸的工业遗产保护得更好,特别是杨浦滨江,仍有26处没被破坏的老厂房和工业肌理。吴榕美对 杨树浦水厂 的印象非常深刻,虽然经过更新改造,但其内部的老机组并未拆除,还打造了博物馆用于展览。更难得的是,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水厂,依然承担着为市民供水的职能。
正是这些保留下来的老建筑,构成了提案的基础,也给了委员们奔走呼吁的信心, M50园区 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这座位于苏州河畔占地面积达35.45亩的园区,是信和纱厂旧址,厂区内保留有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万多平方米,部分生产设备也被保留下来。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吸引10多个国家100多家艺术机构入驻的创意园区。
“20世纪90年代粗纺厂停掉后,陆续有很多艺术家来到这里开起了工作室,经过20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园区艺术生态。”上海交界艺术机构总设计师毛泽梅是最早一批进驻的艺术家,1997年就把画室搬进了园区。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她的考虑是“厂房空间大,租金便宜,有利于创作”,而且“越是看着破破烂烂的地方,越引起艺术家的兴趣,可以激发灵感”。
M50创意园区 毛泽梅 摄
毛泽梅还参与了M50园区的风貌保护和规划改造工作。“这么多年来,厂区的整体形态没有太大变化,我们还保留了以前的电表间、水塔、纺织车间等,这是我们在做设计之初就确定的,一定要保护好原建筑的特征,这是园区的魅力所在。”
当然,仅有建筑是不够的,由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运维成本较高,若缺乏良好的“造血”机制,也将难以为继。在毛泽梅看来,M50的保护开发,更可视为产业转型的过程,从工人到艺术家,从纺织行业到创意产业,通过宏观规划和细节改造,营造出良好生态。
“现在,这里入驻了很多大咖级的艺术家和顶级画廊,还有各种充满创意的工作室。”毛泽梅不无自豪地说,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画廊、新媒体、快时尚产品的相关活动,“时尚+复古”也进一步吸引了更多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进驻。
M50创意园区 毛泽梅 摄
“从开发利用模式上看,目前艺术画廊和创意产业是比较多的,多为中小型规模的工业厂区建筑改建或再利用。”研究工业遗产保护多年的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张松告诉记者,由于艺术空间运营成本较高,仅靠政府投入难以为继,最后仍要依靠市场机制以及周边商业开发。“目前国内的文化需求仍然不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充分,文化和商业要维持在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比重,这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激活文化艺术产业,为工业遗产空间运营提供更多支持。”
筹建上海工业博物馆
如果说过去拆除工业建筑是使“片”碎成了“点”,那么如今上海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则是重新“串珠成链”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处老建筑的意义已超越某个点位,上升为“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
“我们花了那么大力气实现‘一江一河’沿岸公共空间贯通,这是很不容易的成绩。”吴榕美说,为了做得更好,将来的滨水空间不应仅仅是城市公园,更应当提升其人文性,让人们不仅可以漫步,更愿意驻足停留。听一听这座城市的故事,工业遗产就是最适合的载体。
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委员的认同。委员们建议,将空置厂房通过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设计“一江一河”工业文化旅游线路,通过挖掘上海工业的发展史,使大众在“一江一河”游览驻足中认知历史,用创意激活工业遗产。
但是,由于工业遗产的保护还涉及产权等问题,落实到规划层面,需要不同部门协同,而且由于部分区域整体功能定位不明确,也并未形成独立的保护利用机制,这给相关执行部门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委员们建议借鉴德国鲁尔区政府专门成立执行机构的做法,由政府统筹工业遗产保护。政府可通过财政支持或收购其行政边界范围内的工业用地,按区域一体化开发原则对散点景区统一规划与开发。
最近
相关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
↓
市文化旅游局表示,下一步,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一江一河”沿岸为核心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加强工业遗产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与水岸景观旅游等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一江一河”两岸具有工业旅游开发价值的工业遗产等,创新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形成具有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品牌影响力、旅游吸引力的水岸工业旅游发展区域,不断推出工业旅游精品路线。
M50创意园区 毛泽梅 摄
委员们认为,博物馆是文化展示和旅游的主要载体之一,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创建上海近现代工业博物馆群。市政协九三学社界别也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建设上海工业博物馆,全面、系统展示上海工业发展历程。在展览定位上,上海工业博物馆应当打造成为留存工业文明记忆、承载城市文化缩影、彰显中国工业精神、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博物馆,系统、完整、生动地展示各个领域上海制造的成果。
在最近市政协召开的提案专题座谈会上,这一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市经济信息化委表示,下阶段,将会同文化旅游局等相关委办局,按照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标准,以建设工业旅游的新地标、工业记忆的承载地、工业文化的会客厅,打造集中展示上海工业发展的重要窗口等为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研究谋划,有序稳妥推进上海工业博物馆筹建相关工作。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顾杰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Rong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