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周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第三年有这些大事→
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挂牌成立三周年啦!回首示范区建设第三年,每一项制度创新、每一个重大项目、每一场重要活动都彰显着跨域一体的合力,书写着美美与共的篇章。在进入新的建设年、踏上新征程之际,跟着小布一起回顾一下示范区第三年的成果↓
2021年11月4日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高度评价示范区建设成效。会议指出,围绕种好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水平建设,已推出 两批八大类73项 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宁马宁滁等 一批跨界区域率先突破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 重点领域建成一批高显示度标志性工程 。政策协同、要素市场、多层次多领域合作等 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探索完善 ,区域一体化发展 已从项目协同走向一体化制度创新 ,为全国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示范。
2021年11月11日
示范区 首张跨区域家庭式“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 成功申办。
2021年12月24日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二批制度创新经验的通知》。
国家长三办总结提炼的示范区第二批制度创新经验共有 七方面16项。
在 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 方面,包括跨省域规划技术标准统一机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联编联审机制。
在 探索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方面,包括环评制度改革集成,统一的河湖环境要素功能目标、污染防治及评估考核机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联合推进机制。
在 探索跨区域统筹土地指标的土地管理机制 方面,包括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统筹使用机制。
在 探索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 方面,包括省际毗邻地区重大项目建设联合推进机制,跨区域企业投资项目联合管理机制,跨区域投资项目统一在线审批监管机制。
在 探索促进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 方面,包括协同创新机制,人才联合发展机制,统一的标准管理办法。
在 探索跨区域税收征管一体化 方面,包括智慧税务联合推进机制。
在 探索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政策 方面,包括清单制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教师一体化培养机制,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机制。
2022年1月11日
示范区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2022年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及责任分工、示范区水乡客厅控详规划等。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及责任分工》涉及 一体化制度创新53项,重大项目建设10项,重点事项推动9项,重大问题研究4项 。
2022年2月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复函,同意在长三角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明确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并明确相关要求。
复函明确,在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 和 芜湖数据中心集群 。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 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要围绕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 “一体协同、辐射全域” 的发展格局。
2022年2月9日
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政府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2022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跨区域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操作办法(试行)》。
示范区聚焦水乡客厅长三角原点周边区域,围绕 “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 ,把水乡客厅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地理标志、沪苏浙一体化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功能区、江南水乡水生态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样板、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样板。
2022年2月20日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落户示范区,该项目总投入132亿元,选址在示范区“一厅三片”重要板块的 嘉善祥符荡科创绿谷 ,总面积约 1350亩 ,聚焦 “绿色+”“智慧+”“生态+” 创新布局,打造未来环境、未来健康、未来城市等6大未来实验室,建设浙大工程师学院分院和未来学院,设立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培育重大创新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孵化高新科技类领军企业,建成后将吸引近万名人才集聚到祥符荡科创绿谷。
2022年5月26日
示范区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 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第二批若干政策措施、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
2022年6月9日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工程项目,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完毕,历经十个月施工,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F组团)首座研发办公楼实现封顶 。
2022年6月24日
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省一市发展改革和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印发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 总体要求、重点片区集中引领行动、重点领域分类示范行动、绿色低碳政策赋能行动、绿色低碳技术支撑行动、保障措施 六个部分共25条 ,提出到2025年,力争示范区能耗强度较2020年 降低15% 左右,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 下降20%以上 。到2030年,整体 实现高质量达峰并稳步下降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6月30日
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共同举行示范区先行启动区重点项目开工仪式,水乡客厅蓝环工程(青浦、吴江段),江南圩田展示园一期、桑基鱼塘展示园一期等1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示范区开工建设的10个项目总投资约50.7亿元,主要聚焦 生态绿色、互联互通 两大领域, 生态绿色共8个项目 (水乡客厅蓝环、江南圩田展示园一期、桑基鱼塘展示园一期、元荡三期、蓝色珠链一期、祥符荡生态修复提升工程、伟明环保提标改造工程、竹小汇零碳科创聚落一期); 互联互通类2个项目 (长湖申线黎里大桥改建工程、G318沪青平公路方厅水院段改线工程上海段)。
2022年7月7日
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政府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明确了 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缩小城乡差距等六大公共服务跑道 ,制定 四张"清单" ,扎实推进方案的实施。
2022年7月11日
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政府联合印发实施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一体化管理运营规范(2022版)》。
2022年7月13日
2022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首届示范区全链接大会在浙江嘉善举行,会上,总投资约940亿元的示范区标志性重大工程——沪苏嘉城际铁路实现三地同时开工。
沪苏嘉城际铁路是推进一市两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东起虹桥商务区,南至嘉兴市区,西至吴江区,包括 上海市境内的上海示范区线,江苏省境内的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浙江省境内的嘉善至西塘线和嘉兴至枫南线 ,全长170公里,是串联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动力核、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祥符荡创新绿谷、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嘉兴科技城等核心功能区的关键交通纽带。
2022年7月18日
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沪苏浙两省一市经(工)信、通信管理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从 积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等5个方面推出20条举措 ,共同推进示范区 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举措率先落地 ,加快推动示范区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以应用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培育数字经济 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 ,打造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区。
2022年8月16日-17日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要求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形成更多发展亮点和制度创新成果。
2022年8月19日
沪苏浙两省一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2022年9月6日
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一厅三片”集中示范项目之一西岑科创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获批,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控详规显示,该区域将 打造面向未来的碳中和实践区、集聚全球顶尖人才的科创高地、世界水岸小镇的江南典范 。
2022年10月11日
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沪苏浙两省一市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印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 。
《实施方案》提出, 到2023年,初步建立示范区一体化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 ,基本完成重要领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基本建立覆盖示范区全域和重点片区的区域特色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 系; 到2025年,基本构建形成跨域一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框架体系 ,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成若干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高地,打造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杆项目,培育若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主体,示范区生态优势转化成效初显,绿色人文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率先破题。
2022年10月29日
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一厅三片”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南站高铁新城规划正式发布,将打造示范区内重要的对外交通门户。
苏州南站变更设计包括 线站规模提升、站房面积扩大、站区路基改桥梁、同步实施轨道交通接入工程以及支持打造站城一体化枢纽等多个方面 ,其中,线站规模由2台4线变更为2台6线;站房面积调至40000平方米;同步实施水乡旅游线、轨交10号线(S7线)接入工程。
资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
题图:韩筠婷
编辑:吴维嘉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