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上海新增社会面“1+1”,高风险区+3!国家卫健委:​对随意封校、长时间不解封等重点整治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上海

2022-11-22 17:31 来源: 解放日报
【字体:

  上海新增社会面1例本土确诊病例、

  1例无症状感染者

  三地列为高风险区 今天(11月22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旅游局进行网络发布,通报我市疫情防控、区域风险等级调整等有关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发布:11月22日,上海新增1例新冠病毒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市、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即响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防控管理,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

  感染者1: 男,49岁,居住于普陀区桃浦镇雪松路458弄,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结果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被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现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感染者活动轨迹除居住地外,主要涉及宝山区三门路497号三亲美食广场。

  感染者2: 女,32岁,居住于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阜新路169弄,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结果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现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医学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感染者活动轨迹除居住地外,主要涉及杨浦区大连路1546号、阜新路151号,宝山区三泉路1128号3-4楼,浦东新区浦东大道535号。

  截至11月22日16时,共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2350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其中2079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累计筛查相关风险人员257995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537件,其中2件(系感染者居住地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相关规定,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将普陀区桃浦镇雪松路458弄260号楼、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大连路1546号、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阜新路169弄14号(包括沿街商铺)等3个区域划为高风险区,将普陀区桃浦镇的其他区域划为低风险区。

  上海一阳性病例隐瞒曾出入

  违规营业娱乐场的轨迹,

  两人被警方立案

  据上海警方通报,两人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侦查。

  警方调查发现,11月19日,女子黄某某被判定为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密接人员,后在隔离期间被检出阳性。在对黄某某开展流调过程中,其刻意隐瞒曾出入大连路某娱乐场所的情况,延误流调时间,造成疫情传播严重危险。 经进一步调查,该娱乐场所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在杨浦区相关娱乐场所暂缓开放的情况下擅自违规营业,导致疫情传播。 目前,黄某某及该娱乐场所经营人赵某某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已被立案侦查,有关人员及场所均已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对随意封校停课、长时间不解封等重点整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1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将出席发布会,介绍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处置工作情况。 持续整治层层加码 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表示,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 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该管住的要坚决管住,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该落实的要落实到位,保障好疫情处置期间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表示,各地进一步加大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重点对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问题开展整治,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投诉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落地见效。 近期疫情有哪些特点? 一是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 自11月1日以来全国已累计报告25.3万例感染者,近一周平均每天报告2.22万例,较上一周增加一倍。

  二是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播链复杂。 多数省份疫情持续发生,多个省份疫情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有的省份疫情面临三年来最严峻复杂的局面。 三是人口密集城市成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 广州、重庆等人口密集城市,由于人口规模大、人员流动性强、高校等重点场所集中、人员聚集活动多,加剧了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和防控难度。 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 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发热门诊的地址、电话等信息要向社会公布。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 一是要求医疗机构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医疗机构的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等原则上“非必要不封控”。 二是加强信息公开,对疫情防控需要临时停诊的医疗机构,通过本地媒体、医院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院内大屏等向市民发布公告。 三是对于确需封控管理的医疗机构,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开展环境消杀、人员排查等工作,以最快速度排除感染风险,快封快解,达到解封条件后向市民及时发布恢复诊疗信息。 要求各地进一步充实和科学调度院前急救力量,科学设置120等急救电话和便民服务渠道,确保患者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上海发布、央视新闻、中新网等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皮小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