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程祎 见习记者 刘惠宇
去年7月,市医保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九方面28条措施,推进完善创新药械的后端支付机制,稳定前端产业预期。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若干措施》实施半年多来,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携手对上海“新优药械”目录内产品实现全覆盖,创新药械入院更加畅通,本市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在全国的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2023年,本市医疗机构采购国谈创新药金额108亿元,同比增长73.1%。
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介绍,推出《若干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创新药械发展,让医疗机构“敢进”,让参保群众“敢用”,让创新药企“敢研”。一方面,医保部门对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实行前三年单列支付、不占用医院医保额度等举措,从而消除医疗机构的顾虑;另一方面,基本医保或商业健康保险对上海“新优药械”产品支付全覆盖,消除参保群众和医药企业的担忧。
医保商保数据融通共享方面,今年1月,市医保局与市数据局、上海保交所联合正式启动“上海市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商业保险)”,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规范流程、形成机制,面向商业保险开放脱敏后的医保数据,已为多款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进行大数据测算。接下来将加大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赋能,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推动医保大数据对商保公司、创新药械企业、医疗机构的开放共享,有效推动临床研究,优化商保赔付服务,探索更多场景应用。
在政策支持下,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效率迅速提升,鼓励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氛围逐步形成。同时,“沪惠保”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沪惠保”投保人数630万人,继续保持全国同类产品投保人数最多;创新药覆盖面再扩大;理赔体验再提升,平均理赔时间2.3天,快赔率达75%,去年8月起在“快赔”基础上实现“主动赔”。
据介绍,下一步上海将优化升级“沪惠保”,持续丰富上线产品。拓展“快赔”“直赔”“主动赔”范围,提升商保产品理赔体验度。
为完善巩固基本医保支持政策,上海将落实新药首发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及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优化创新药械挂网流程,完善新项目试行期内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机制,扩大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范围,支持拓展创新药械销售渠道。
在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对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下,2023年,本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9337.32亿元。下一步,市医保局将继续加强部门联动协同,从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两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本市对创新药械的多元支付机制不断完善,共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