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舒抒
4月15日,在长宁区政府举行的“最虹桥”国际商务圆桌会——外贸企业专场座谈会上,来自进出口、装备制造、航空物流、国际货运、外贸服务平台等领域的7家企业代表,分享了当前因美方单方面发起的关税战所面临的挑战。
记者发现,面对关税战,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痛感”虽然各有差异,但危中寻机、以危机促变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主要的应对举措中,拓展多元国别市场,加码欧洲、“一带一路”国家等重点市场,拓展RCEP成员国、中东、日韩、澳洲等新兴市场被多次提及。也有多家企业提到,发展转口贸易、转移加工地、推进外贸转内贸、做强数字化平台等举措,具有实打实的成效。
“常年从事外贸,我们深知危中有机。”一家老牌外贸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进出口总额中,涉及美方的业务占比达三分之一,暂停订单成为当前客户们主要的选择。
好在,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俄罗斯、澳洲、东南亚市场的订单占比。虽然由于关税和汇率的波动,企业原有的生产安排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了,部分订单从来料加工变为进料加工,但企业也因此主动寻求保税仓储、运输路径、票据路径和付款路径的创新。“危机也在‘倒逼’企业找寻新的贸易方式。”该企业负责人说。
长宁区区长刘平表示,面对新的关税政策,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政府和企业也要共同寻找并放大有利因素,让危机中的机遇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来源。
区领导同时提到,政府部门可在供应链本地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搭建业务对接平台、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构建外贸转内贸平台等领域,为企业做好服务和引导。长宁区将借助出海总部集聚区建设以及全市首个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长宁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在涉外法律、涉外金融等领域不断丰富企业的出海功能。
“在关税变化的大背景下,长宁助力企业出海的方向更加明确和坚定。”长宁区商务委负责人现场回应企业时表示,结合“五五购物节”等促消费节点,长宁区将探索联动拼多多、盒马等平台助力企业聚焦外贸优品推广,发挥国内大循环优势,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了区级稳增长专班的服务功能,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了全市首个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在长宁的运行职能……政策工具箱中的“法宝”养兵千日,用兵正待此时。